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 詹天佑教案5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詹天佑教学目标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否则”、“赞叹不已”说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难点
2、1.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板书课题《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后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1881年,年仅21岁的詹天佑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刚刚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顺利地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他又设计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
3、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对照生字表自己识字。对于字音不好掌握的字要多读几遍,字形复杂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三、学习生字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课文中有些生字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挠”读náo,不读ráo;“竣”读jùn,不读zùn;“要挟”读yāoxié,不读yàoxiá.这几个字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不要读错。
4、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本课共有10个生字。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查字典,找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选择出每个生字的正确意思。3.课堂讨论重点生字的识记方法: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生字的字形,然后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四、理解词语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⑴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以“杰出”为例,“杰出”一词的意思是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在课文中杰出的人指的就是詹天佑,理解了杰出一词的意思能为
5、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扫清障碍。以"要挟"为例,"要挟"的意思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之后,还应让学生找到"要挟"一词所在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结合上下文对这个词做进一步的理解。在课文中"要挟"指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当时中国政府腐败无能、科学技术落后、缺乏科技人才的弱点,强迫清政府放弃修筑权,以此来达到他们通过控制铁路来控制中国经济、交通、运输等命脉的卑鄙目的。以“周密”为例,“周密”的意思是周到而细密。一般指考虑问题、做计划或方案时,想得周到而细密,没有疏漏和错误。而文中詹天佑就是一个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做事周密的人,“周密”
6、也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之处。以"赞叹不已"为例,这个词的意思是连连称赞,不住地说一些称赞的话,表示称赞的程度很深。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前文讲到帝国主义者要挟清政府,嘲笑中国人民,而詹天佑带领设计、修建的铁路却在今天让外宾赞叹不已,通过今昔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内在的情感。⑵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轰动: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表明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撼。藐视:轻视、小看。表明外国人、帝国主义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嘲笑:指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表明帝国主义对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政府无能的状况幸灾乐祸。勉
7、励: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鼓励人继续努力去做。五、造句训练1.弄清词义:在练习造句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⑴“赞叹不已”一词的意思是:连连称赞,不住地说一些称赞的话。⑵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习造句。谁看到怎样的景象就赞叹不已。谁听到怎样的情况就赞叹不已。谁想到怎样的情景就赞叹不已。2.让学生用“赞叹不已”造句: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然后用笔画出读不好的句子。2.同桌两个同学互相交流,讨论这些画出的难句应如何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