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76981
大小:61.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星2教案 西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星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3.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教学准备张钰哲的生平事迹简介。 教材简析 张钰哲先生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天文学研究,学术造诣精湛,建树卓越。他亲手创建并领导了我国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其成就为世界所公认。本文选择了有关行星观测的两个事例,表现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课文第1段以疑问开头,激起学
2、生对课文内容的浓厚兴趣。第2~6段详细介绍了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张钰哲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里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这一意外的新发现让他惊喜、激动,“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的准确性,张钰哲抑制住了内心的激动,冒着严寒又连续观察了15个夜晚”,充分表现了他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态度。他在为这颗星命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决定以“中华星”为这颗小行星命名,表现出了他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第7段进一步说明张钰哲在天文研究事业上取得的显著成绩。第8、9段写《国际小行星通报》以张钰哲的姓名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再一次说明张钰哲
3、先生不仅为祖国天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推动世界天文研究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令人钦佩和敬仰。 课文语言简洁、朴实,感情真挚,事例典型,有利于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启发和教育。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教学第1段,可借文中的疑问,引入下文的学习。*第2~6段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从“惊喜万分”“令人兴奋”等词语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给张钰哲带来的激动,更重要的是终于能有机会为祖国争得荣誉,在广袤的天空中终于有了中国人命名的行星。“辽阔的天空中运行着许多以国家的国名、地名、人名命
4、名的小行星,但是一直没有中国人命名的行星”。“一直”说明了什么?中国的天文工作太落后了。“看着这封极不寻常的来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说说这封信为什么极不寻常。“张钰哲久久不能平静”,他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发表意见。通过抓重点词语,让学生认真体会张钰哲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年仅26岁的张钰哲有着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他的爱国心是发自肺腑的。“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等外国名称要指导学生读熟,以扫除阅读障碍。*第7段,文章通过举例,说明张钰哲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成果丰硕,且心系祖国荣誉。在发现并命名的众多行星之中,唯独没有以
5、他个人名字命名的星,其高尚品格令人敬佩。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假如我也发现了一颗行星,将会为它命什么名?第8、9段,引导学生带着自豪、带着对科学家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国际小行星通报》为什么要这样做?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将来准备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呢?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 *课后第1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后第2题,可在学文时进行勾画,学完后再抄写下来。 *课后第3题,反映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参考一、揭示课题,质疑激
6、趣 读课题,看到“中华星”三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请带着你们的思考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5.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张钰哲发现新小行星后做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从中你
7、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重点词、句,如:“惊喜万分”“令人兴奋”“极不寻常”“久久不能平静”等,通过讨论、交流,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及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假如我也发现了一颗新行星,将会为他命什么名?引导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4.《国际小行星通报》为什么要把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指导学生读重点段落的内容,从中去总结、归纳,能说多少算多少,不求全求准,只要说得有理,都给予鼓励。 5.拓展。 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