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73917
大小:8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强调记忆詹天佑的图像、京张铁路的地位与意义注意区别:唐胥铁路与京张铁路强调侯德榜的贡献强调1、李四光的成就2、地质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强调华罗庚的成就授课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李四光与地质力学、华罗庚与中国数论研究等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上讲台讲述近代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近代中国科学家不懈努力,乐于奉献的
2、精神,教育学生树立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并懂得科学态度与方法是指导工作的准则。教学重难点重点: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难点:对科学家从海外归国、报效祖国的理解。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分析与综合教学手段 交流法,讲读法、观察法等。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从《中国的科学技术是怎么落后的》视频或文字
3、资料引入:然而,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京张铁路的修筑、“侯氏制碱法”的发明、地质力学理论的提出、中国数论学派的开创,科学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了科技事业的进步,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以此导入。【新课探究】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将詹天佑、侯德榜、李四光、华罗庚等科学家穿插成4个小故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总结的过程中贯彻爱国思想教育。一、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让学生介绍詹天佑的故事2、出示图片:青龙桥站西“人”(教材上为“之”)字形轨
4、道上下行车的情景,让学生说出“人”字形轨道的工作原理。(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为了克服陡坡的难度,保证列车能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推,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3、教师强调:京张铁路的地位与意义。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竣工通车。京张铁路的建成,增强了中国工程师的信心,大长了中国人志气,成为
5、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提醒注意区别: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二、侯德榜制碱纯碱就是苏打。学生自主学习时要突出侯德榜的高风亮节(把制碱技术贡献给世界)。教师强调侯德榜的贡献:1、主持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2、抗战爆发后,通过艰苦卓越的探索,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为中国及世界化学工业作出贡献。三、李四光与地质力学突出科学理论的前瞻性和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教师强调1、李四光的成就:①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②,科学预测了松辽、华北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6、。2、地质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为研究地壳运动开辟新途径,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四、华罗庚与中国数论学派突出华罗庚的爱国事迹,介绍哥德巴赫猜想,补充他的学生陈景润的事迹,指出当今中国数学的发展状况(P151小字部分)。教师强调:华罗庚的成就:华罗庚使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成就:①在数论、代数与几何、复分析等方面都卓然成家、。②领导学生在数论特别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数论研究中的中国学派。【总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下面表格内的内容。【真题训练】1、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
7、条铁路是(C)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京张铁路D、青藏铁路2、下列各项,属于詹天佑成就的是(C)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商务印书馆C、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D、发明了联合制碱法3、下列人物,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的是(A)A、李四光B、詹天佑C、侯德榜D、华罗庚4、上述四位人物中,领导了他的学生在数论特别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数论研究中的中国学派的数学家是(D)5、上述四位人物中,有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终于揭开了制碱的奥秘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制碱工业权威,
8、他是(C)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历史课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尽量选用丰富的资料,既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又学生感受革命的激情,。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结构设计简练,内容生动,有利历史知识的积累。 本课知识点较容易,学生易于掌握理解,教师设计的问题贴近课本,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后,迅速的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本课较为成功。不足之处:没有和现实科技相联系,应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师引导过于简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