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12 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规范练12 硫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规范练第24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6河北唐山二模)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 )A.金B.硫C.铜D.铁答案:B解析: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黄,故选项B正确。2.(2016
2、河北张家口四校联考)“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m),不宜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同的是( )A.胆矾中加浓硫酸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D.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答案:C解析: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则飘尘为反应的催化剂。胆矾中加浓硫酸,浓硫酸起到吸水作用,使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固体,A项错误;浓硫酸与木炭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浓硫酸起到氧化剂的作用,B项错误;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与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相同,C项正确;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浓硫酸主要起到脱水剂和氧化剂的作用,D项错误。3.(2016山东德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O2、CO均可用浓硫酸干燥B.固态共价化合物不能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能导电C.SO2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因此不能与酸溶液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H2、SO2、CO均不反应,这三种气体均可用浓硫酸干燥,A
4、正确;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B错误;SO2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C错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D错误。4.(2016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H2S和SO2气体用化学方法鉴别,不能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CuSO4溶液D.滴有淀粉的碘水答案:B解析:品红溶液遇具有漂白性的SO2会褪色,而遇H2S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与H2S和SO2都能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因此无法鉴别,B符合题意;CuSO4溶液与H2S发生反应
5、:H2S+CuSO4CuS↓+H2SO4,产生黑色沉淀,而CuSO4溶液与SO2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滴有淀粉的碘水呈蓝色,遇SO2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溶液褪色,遇H2S发生反应:I2+H2SS↓+2HI,溶液褪色并产生淡黄色沉淀,实验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5.(2016山西忻州模拟)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6、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D.假设通入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导学号16980297〛答案:D解析: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A项正确;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的前提下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迅速被氧化成铁离子,故硝酸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综上所述
7、,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B项正确;硝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硫被氧化后产生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氧化亚铁离子时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C项正确;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故相当于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N~2NO,则SO2与产生的NO气体体积比为3∶2,D项错误。6.(2016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 ③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
8、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④足量硫单质与64g铜反应,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强氧化性又体现了脱水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