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 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章末检测卷第14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2题。1.②地典型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 )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答案:1.B 2.A
2、解析:第1题,②地7月高温少雨,1月降水较多,气温也在0℃以上,应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题,据图判断,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①地到③地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下面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该图可以说明( )A.自然界的碳循环只能在有机界进行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独立而存在D.人类目前还不能影响自然界的碳循环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
3、节M施加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减少环节N水量的变化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P和Q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调节环节L的水量季节变化答案:3.B 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可以在无机界循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人类目前通过破坏植被,大量使用矿物燃料,能影响自然界的碳循环;地理环境中碳循环跨越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第4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不会减少海洋蒸发量;植树造林可以增大林地的蒸发量和降水量;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读图,
4、完成第5~6题。安第斯山东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5.图中( )A.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增多B.35°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C.25°S海拔1000米处均为针叶林D.荒漠半荒漠景观东坡面积大于西坡6.雨林景观纬度跨度东坡远大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①山地坡向 ②盛行西风 ③低纬信风 ④海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5.B 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先减少再增多,A项错;25°S海拔1000米处都不是针叶林,C项错;东坡没有荒漠半荒漠景观,D项错;35°S的西坡垂直
5、景观比东坡丰富,B项正确。第6题,低纬信风从大西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遇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形成地形雨,使降水增加,雨林景观范围扩大。故选C项。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植被和聚落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7.甲山坡海拔2000~30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A.气温高B.气温低C.坡度小D.靠近河流8.甲山坡出现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植被是( )A.常绿林B.干旱灌木C.针叶林D.高山草甸答案:7.C 8.B解析:第7题,根据甲坡的剖面线的变化可知,在2000~3000米的高度,坡最缓,适合聚落的建设与
6、分布。第8题,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植被类型应该依次呈现出热带植被、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亚寒带植被、高山草原草甸带、冰雪冰川带,该河谷地带形成常绿林,再向海拔较高处却形成干旱灌木,之后又变化为常绿林与针叶林,可见干旱灌木是由于该河谷甲山坡在海拔1400~2000米处,降水异常减少,水分条件较差而形成,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图1)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
7、、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据此完成第9~10题。9.“绿桥”上面一般会种植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B.削弱过往车辆的光线和噪声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10.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答案:9.B 10.C解析:第9题,“绿桥”的功能是野生动物走廊,其上种植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是为了削弱桥下公路上过往车辆的光线和噪声,
8、故选B项。第10题,根据班夫国家森林公园所处的位置判断,该地的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项。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下面图1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图2是该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