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ID:28382979

大小:68.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_第1页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_第2页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_第3页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_第4页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孔子的中庸思想摘要:中庸之道思想不仅是一种伦理学说,也是孔子处理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中庸思想在探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连接方面,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芒。关键词:中庸思想、适度、时中、对立统一、长期以来,孔子的中庸思想,不少论者几乎把它看成折中主义和无原则调和的代名词。这当然是对孔子中庸思想的一种误解。孔子的中庸思想不仅是一种伦理学说,而且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世界的一种看法,是孔子处理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中庸思想在探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连接方面,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芒。毛泽东同志曾经

2、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9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我们要弄清中庸的含义。“中,正也”(《说文》),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偏向任何一端,而要执“中”;“庸,用也”(同上),即用中之意。一般说来,“庸”有以下两个含义:第一,“用”。“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郑玄注《礼记》中《中庸》

3、篇解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由此看来,中庸就是用“中”。这是中庸要点之一。第二,“常”。郑玄注《礼记》于“君子中庸章”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由此看来,“中庸”就是“用中”依正道而行,不偏不倚。先秦时期的“屮”即有恰到好处,符合一定标准的含义。我国古今常把办事合于公理、讲话切合人情或实际叫做“中肯”如古语有“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今语有“中”、“中用”都表示“是”、“可行”、“妥当”或“正确”。弄清了中庸的含义,再看

4、中庸的内容。在《论语》中提到中庸的只是一处,但体现其屮庸思想的原则则到处可见。一是适度。孔子说“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巾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巾庸》第五章)朱熹解释道:“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薄厚之类,于善之屮,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屮,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矣。”“中”就是“择之审而行”,“无过不及”,就是“适度”。二是审时度势。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第一章)。何谓“时中”?朱熹解释说:“随时以处中矣”。“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这就是说,

5、“中”是不同定的,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孔子在评价伯夷等人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屮伦,行屮虑,其斯而己矣。谓虞仲夷逸?L居放言,身屮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无可无不可”绝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说采取什么行动不能固守一端,要根据客观实际而定,即是“时中”。三是对立统一。“不得中行而与这,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者,指勇于进取但行动不够的人;猖者,指墨守陈规但又脚踏实地的人。孔子认为,狂者不好,猖

6、者也不好,因各执其偏,只有“屮行”最好。但通过一定的条件,“狂”可以转化为“屮行”,“狷”也可转化为“中行”。它们之间是对立的统一。所以,“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是质和量对立统一的“度”。“过”就是“过度”,即“左”了,“不及”,就是未达到“度”,便是“右”了。可以看出,孔子把“用中”的思想上升到理论髙度首先予以肯定,并在倡导过程屮提出了“过犹不及”的著名论断,使屮庸思想更加明确、完整,从而奠定了这一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应有的位置。然而,我们长期将中庸思想与折中主义混淆在一起,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所谓折巾主义,其

7、根木点是没有是非原则,而孔子的屮庸思想却表现在:第一,冇是非标准。这标准是就“礼”。《礼记?仲尼燕居》冇这样的记载:孔子燕居,与其弟子讲礼当谈到师过商不及,子产虽仁慈亦有偏颇时,“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子贡退,子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也?’子曰:‘然’。”“领”即“治”,“好”即“善”,“领恶而全好”就是治恶以求全善。这里不仅说明了“中”的标准,而且说明了以礼治“中”的目的,这就与折中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过”与“不及”是相对于“中”而言的。

8、“中”不是一个简单的长度。孔子以礼制中,以善为目的,那么,“中”就是相对地礼和善而言的。就是说,先有中的标准,然后才有相对于中的过与不及。因此,说中庸为折中主义者,大多是颠倒了这种关系。另外,我们还得正确理解孔子的“中”。孔子认为对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标准来说,“过”与“不及”都不好,都不是“中庸”。“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屮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