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生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大学生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浅析 摘要:文章就大学生犯罪的新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广泛的调查论证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预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因素;家庭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XX)27-0190-01 一、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大学生犯罪数量剧增 根据近年来大学生犯罪
2、数据显示以及对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犯罪情况的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XX年比1999年增加了%,XX年较之XX年又增加了%,截至XX年10月,大学生犯罪数量及犯罪人数已是XX年的倍。这种现象固然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幅上升有必然的联系,但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犯罪现象已非常广泛,其严重性也日益凸显。 (二)大学生犯罪类型多样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
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大学生犯罪过去多以侵犯财产型为主,现在这一群体中的暴力性犯罪、侵犯财产型犯罪和性犯罪已呈三足鼎立的局势,近年来网络犯罪更是逐渐成为大学生犯罪的新趋势,并呈现出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犯罪团伙性、规律性、突发性特点突出 XX年,在河北某高校已查处的案件中,结伙犯罪占52%,比例之大前所未有。结伙作案在诈骗犯罪和走私犯罪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团伙犯罪由于参与的人员较多,作
4、案时互相配合,犯罪成功率高,社会危害性尤其突出。 二、大学生犯罪的深层次成因 尽管从客观上来说,各种外在的诱因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导火索,又是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直接后果,但究其原因,内因才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个人因素是违法犯罪产生的最终根源。 (一)价值观因素 包括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哥们义气”的友谊观;“爱情至上”的爱情观;“性解放”、“性自由”的性道德观。 (二)个体心理因素 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根据调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比率,80年代占%,90年代上升到25%,XX年以后已增至
5、30%。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了。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不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大学生们生活在―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但同时对自己的各方面普遍存在着比较高的期望值,当
6、现实与期望值达不到统一,也就是说当出现个人挫折时,往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而学习、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就突显出来了。 3.滥性心理。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性科学知识严重缺乏,加上其性生理心理日益成熟,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并把心理上的性爱和性欲等同起来,一旦受到社会上黄色报刊、杂志、录相的影响,便不能自控,造成恶劣后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变态心理。有一些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大学校园里,同时又缺乏身心自我调节能力,因而诱发了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而这些心理上的疾病往往被高校教育者甚至被大学生自己
7、所忽视,致使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释放,因心理变态而导致犯罪的事件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三、大学生犯罪预防对策 (一)学校预防对策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1.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
8、。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根源常常是由于学习和生活中各种矛盾冲突以及紧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