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16949
大小:67.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卢照邻的精神苦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谈卢照邻的精神苦闷摘要:卢照邻生于一个积极进取的时代,他有强烈的用世精神。热切地追求功名而不得,欲归隐却不甘,他终生处在这种痛苦和矛盾中。他将自己内心或积极或沮丧的情绪发诸笔端,永垂后世。虽没有傲人的文治武功足以让后世瞻仰,但他的名字永久地镌刻在了诗歌史的丰碑上,这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安慰。着重通过分析卢照邻的诗歌来解读他的精神世界。关键词:卢照邻;诗歌;精神苦闷一、热切地追求功名唐代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朝代。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繁荣的阶段。社会的全面繁荣带来士人用世精神的高涨,只有在这样的时代,李白才能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1],杜甫才会坚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唐代统治者重用人才。摒弃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完善了隋的科举制度,通过这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文人士子依靠满腹学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卢照邻生于贞观九年。在这一年,唐太宗和他身边的大臣谈起治国理想:“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生于斯,长于斯,年幼的卢照邻自然是乐观的。在时代环境的影响下,贞观二十年,也就是作者十二 岁的时候,之扬州江都师从曹宪。贞观二十三年,十五岁的他自扬州北上洹水,从王义方受业。这二人都是当时着名的大学士,卢照邻师从他们,学习《苍》、《雅》及经史,对其文化底蕴积淀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少小离家,寒窗苦读,向往的是通过科举取士顺利走上仕途。从文学方面讲,卢照邻少而有才。《旧唐书》本传载照邻初受邓王府典签,王甚重爱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之相如也。”从典签这条路走向成功的有司马迁、司马光、班家三口等,此时意气风发的他希冀自己如同前人那样有所作为。在一些赠答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希望有人荐举而步入仕途的心理。如《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无繇召宣室,何以答吾君明确地表露出作者希望能够出位列公卿、有所作为但是自己毕竟和奉诏进宣室的贾谊不同,没有这个机会来报效朝廷。通读全诗,卢照邻的目的非常简单:希望对方能赏识并提拔自己,好使自己仕途顺畅。另一方面,唐朝尚武。从唐代建国以来,和边境少数民族大大小小的战役一直没有中断过,打胜仗后班师回朝可获得殊荣。前代从这条路上成功的多不胜数,最着名的有卫青、霍去病。 唐人建功边塞的理想非常高扬。从杨炯的诗中可以看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祖咏写过“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诗句;直到“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李贺还高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卢照邻没有从军边塞的经历,也未到边塞游历过。然而时代使然,他性格中有着民族普遍的理想的烙印,诗中不乏立功边塞的作品。以《大剑送别刘右使》为例: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相逢属岁晚,相送动征鞍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身在蜀地,心中却对长安念念不忘。作者希望自己也能象诸葛亮的儿子瞻和孙子尚一样,有机会报效国家。即使是战死于绵竹县,也是虽死犹生。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卢照邻的早年虽然居于下僚,但他的情绪总是昂扬向上的。不论文治还是武功,他企求着有一条路可以让他出将入相。对于功名,他是抱着积极入世的态度的。二、想做官而不得,欲归隐而不甘卢照邻的祖上是很显赫的。远祖为东汉卢植,灵帝时为尚书,《后汉书》有传;西晋卢谌,为并州刺史刘琨从事中郎,《晋书》有传。卢照邻自谓系谌之七世孙。古人都是讲究门第的,卢照邻自然也如此,虽然到他这一代已经 大不如前了,但他还是以“望族”自居。不得不说,卢照邻的仕途是很坎坷的,自负甚高却不得重用,历史上曾经显赫的家世并没能使他青云直上。18岁入邓王府做典签,不久他“因横事下狱”,一生中最大的官只做到了新都尉。显庆三年(658)是他最忙的一年,24岁的作者为名利奔波于益州、长安、襄阳之间。在这一年中,他还经历了丧妻的痛苦。综其一生,愁苦交加,精神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可以看到他的诗中有很多描写自己年岁老大而功业无成的句子,在这些诗中,他或是继续积极乐观地努力,或是磨灭了斗志只剩下空叹息,都反映出了功名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正是有这样的希冀,他才会在意无情的岁月和老去的年华。他的《早度分水岭》如是写道:丁年游蜀道,斑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圆。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说自己身居官位却没有对朝廷作出贡献。其实是在抱怨自己的官位低微,没能被重用。“斯路诚独难”,这路不仅仅是指现实中作者也要经过的分水岭的崎岖险阻,更是在暗示作者仕途失意。现实中的蜀道和横亘在作者面前的 仕途中的的障碍是一样的。做官不得,归隐就成了历代知识分子最好的选择。卢照邻曾以陶渊明为榜样。例如《山林休日田家》写了仕途不得志转而归隐田园,学习陶渊明的旷放自得,亦自比为羲皇上人。可是他并非如陶渊明那样“性本爱丘山”,自觉选择归隐。他的归隐,不是自愿,是无奈。因而在大好山水在他的眼中,都不如陶渊明看到的那般洒脱,更多的是带上了作者失意的悲哀。在《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中,作者的江湖之思也不同于陶渊明的“归欤之情”。“翔禽鸣我侧,旅兽过我前”化用刘琨《扶风歌》中的“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作者自认为和刘琨境遇相当,有才不获骋。卢照邻写的是“无人且无事,独坐还独眠”、“自哀还自乐,归薮复归田”,是一种不得己的冷清,是不得意于天子公卿,遂起江湖之思。三、矛盾中的解脱__求仙卢照邻受儒家影响很深。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铭记着孔子的“邦有道则仕”,各地奔波,对功名孜孜以求,正体现出了儒家文化精神。道家的精神与儒家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立的。儒家重人道,贵名教;而道教重天道,贵自然。卢照邻在对仕途心灰意冷之时,自然会把目光转向自然。 魏晋名士的生活行为方式,就成了作者效仿的对象。魏晋时期士人内心苦闷,借游仙诗表达出来,代表人物有郭璞。若再往上追溯,还有陈思王曹植。上述二人虽所处时代、个人遭际各有不同,然而在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卢照邻正是在这里找到了精神上的的契合点,游仙成了他心中一个美丽的梦。再加上作者于四十岁左右患风疾,久治不愈,他自己说:“余羸卧不起,行己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堰赛桂,一臂连;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徙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尔后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身体状况令他意志消沉,因而自号“幽忧子”。到后来便开始学习道术,服食丹药,企求能够延年益寿。因此求仙诗在他的作品中也时有出现。但是卢照邻又总是求仙而不得的,正如曹植说的“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仙人本来就是虚幻的,他想象中的仙人从来也没有能够帮助消解抑郁。例如《过东山谷口》: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桃园迷处所,桂树可淹留。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野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日暮餐龟壳,天寒御鹿裘。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多谢清溪客,去去赤松游。 想象有一个桃花源可以安身,不问朝代,不问春秋,任性而生,可以从赤松子而游,得道成仙,延年益寿。这本身就是因为政治上无所作为而幻想的一个精神上的家园,但现实并非如此美好,他生存的空间依旧是那样一个无情的存在。佛教在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宗尤其如此,它已经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卢照邻受佛教影响不甚深,但也期盼着信奉佛教带来的解脱。在《游昌化山精舍》中,以游佛的轻松来反衬人事之劳苦,从幻想中醒过来以后,看到的会是更让他难以接受的世界。在仕途不顺而有疾病缠身的双重痛苦中,求仙求佛并没有能够解救这位伟大的诗人。“自以当局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着《五悲文》以自明”。理想无法实现,身心交瘁,他最终选择了投颖水自杀。繁荣的社会没有造就卢照邻的功名却正是在苦闷的精神状态中,他敏感的心灵才会体味并记录下一些细微的感触,成就了他不朽的诗篇。这对诗歌史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参考文献: [1]葛景春.李白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XX.杜甫.杜工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XX.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XX.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王勃等.初唐四杰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XX.佟培基.全唐诗精华[M].北京:太白文艺出版社,XX.李贺.李贺歌诗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XX.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XX.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