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分享我国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指导教师:朱惠斌组员:瞿家贵、赧唱和、薛智敏精品资料整理WORD格式分享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谷物联合收割机械的发展现状2.1麦类2.2水稻类2.3玉米类第三章国内外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3.1国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趋势3.2国内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趋势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存在的主要问题4.2对策精品资料整理WORD格式分享第一章概述收获作业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夺取高产丰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对谷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作业特点是季节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易遭受风、雨、雷、雪、霜的侵袭而造成损失。因此,实现鼓舞收
2、获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损失、确保丰产丰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谷物收获工艺及机械种类谷物收获工艺谷物收获包括收割、捆束、运输、堆垛、脱粒、分离、消粮等作业,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目前我国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分别收获法用人力或机械分别完成收获过程的各项作业。优点是所用的机械构造简单,投资费用少,对使用的技术要求不高,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它的缺点是收获过程的各项作业分别进行。需要众多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收获的损失也较大, (2) 联合收获法用谷物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消粮等作业。此法的优点是一次
3、完成上述作业,-所需的劳动力少,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强度减轻收获损失也较小,适用于经营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他的缺点是谷物联合收获机构复杂,投资费用大,而在一年中的使用时间短,并要求有较高的使用技术。 (3) 分段联合收获法也称两段收获法。先用割晒机收割,谷物条铺在留茬地上,经几天晾嗮使谷物后熟和风干,再用装有捡拾器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完成捡拾、脱粒、分离和消粮等作业、此法的优点是割嗮机可以比联合收割机提早几天开始收割,谷物可以后熟和风干,品质较好。它的缺点是机器两次作业,行走部分对土壤破坏和压实程度增加,油料消耗比联合收获增加7%-10%,如遇连阴雨天,谷物在条铺上易长
4、霉和生芽。若将分段法与联合收获法结合起来用,即在收获初期分段联合收获法,而在收获中、后期使用联合收获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取得良好的效果 。精品资料整理WORD格式分享谷物收获机械种类(1)收割机械。收割机械用于分段收获。它将作物割断,经过割台输送,将茎杆以“转向条铺”的形式铺放于对表,以供人工分把和打捆。割晒机用于两段联合收获。它能将作物割断,并在地上顺势放成首尾搭接的“顺向条铺”,经晾晒后进行捡拾联合收获。(2)脱粒机。全喂入脱粒机:将作物全部喂入机器进行脱粒,茎杆也全部被揉搓、冲击,所以消耗功率大,分离难度大。半喂入脱粒机:只将作物带穗头的上半部分喂入机器,使茎杆能大部
5、分保持完整,功率消耗少,分离难度较小。(3)谷物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可一次完成割断,经输送装置将作物带穗的上半部段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清选作业,茎杆可基本保持完整。第二章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联合收割机械的发展现状2.1麦类我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一直较缓慢。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对机械收割产生了新的需求,新一代“机械化麦客”应运而生。由山西省开创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易地作业近年来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出现了生产和购买联合收割机的热潮,使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步入了迅猛
6、发展的快车道,年产量也由1995年的1万多台发展到1999年的精品资料整理WORD格式分享8万多台,年产值约50亿元。目前,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已达20多万台,机收面积达30%以上,成为我国农机工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同类联合收割机的水平分析与比较2.1.1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类型我国目前生产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企业已发展到近200家。但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具有经济实力的也只有以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和新疆联合收割机厂为代表的几个骨干企业。目前国内生产的联合收割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大中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占生产总量的24%,此类机型发展较快;二是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占生产总量的62%,此类
7、机型现逐渐减少;三是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产销量近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已由1994年的3475台发展到1999年的8万台。近年来,山西省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亦呈稳步上升趋势,已由1994年的3135台发展到2000年的6400台。山西省近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省中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由1994年的1880台(占联合收割机总量的49%)发展到1998年的4470台(占总量的78%)。2.1.2国内同类产品分析对比20世纪9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