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

ID:27844532

大小:72.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上传者:U-991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_第1页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_第2页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_第3页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_第4页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毕淑敏从牛活中牛发出对儿童的种种思考,从日常牛活的小事中发现儿童。她把这些对于儿童的爱,对由爱所牵引出来的教育问题,化作一篇篇关注儿童的散文表达,并对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予以极大的重视,关注母亲教育儿童的困惑与思考,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下面一一分述之。一、重视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个体,或称个人,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主体。人木主义心理学上认为个人拥有绝对的自由,拥有选择的自由,并且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受此影响,毕淑敏曾说:“我很喜欢人木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假说一一人牛来就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不是任何人给予的,而是你与生俱来的。”[注门儿童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他们与牛俱来具有自由和独立的品格。毕淑敏关注儿童的散文以这一类居多,如《婴孩有不出牛的权利》、《附耳细说》、《青虫之爱》、《请为你的夸奖道歉》、《教你牛病》、《成长不能代替》等等。毕淑敏关注儿童的散文中,对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所进行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尊重孩子毕淑敏认为,婴孩从孕育时起,即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假如父母还未成年、假如父母是为了权利和金钱走到一起、假如父母的结合没有法律的保障••婴孩有不出牛的权利,并希望“世界”能听到我(婴孩)“在羊水中的呐喊”。婴孩尚有不出牛的权利,小孩出牛后其作为个体的自尊就更不容忽视,然而许多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缺乏自尊心的。在《附耳细说》中,毕淑敏发散逆向思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需要呵护的。她举了一个古书上的例子:相国黄喜路过农田,问农夫哪一头牛更棒,农夫附在黄喜的耳边,低声细气地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 会很难过・・”[注2]毕淑敏由此想到动物尚U如此,何况儿童?想到尊重孩子的必要性: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她呼吁:“无论表扬和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1.成长不可替代,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毕淑敏在许多关注儿童的散文里阐述了“成长不可替代,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一观点。在《教你生病》一文中,毕淑敏通过“我”让生病的儿子自己去看病的故事表达了她对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思考。“比我高”的儿子生病了,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做医生的母亲告诉儿子要“学会生病”。在纸上写清塑看病的程序后,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注3]在等待儿子归来的过程中,“吋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从文字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刻骨铭心的爱!儿子终于看完病冋到家里,母亲的勇气才渐渐回到心里。母亲之所以忍受着内心的担忧、疼惜等复杂心情的折磨,乃源于责任和爱。母亲宁愿忍受内心的煎熬也要让孩子“学会生病”,因为母亲知道儿子“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注4]母亲希望教会孩子独立看病实则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作家认为,疼爱孩子而尊重儿童作为个体的独立存在,不为孩子包办一切,懂得为孩子的将来考虑,拥有良好的教育方法,这是懂得“爱”的艺术的母亲应为之道。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一天要对自己负责,独当一面,明智的母亲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2.学习母爱的艺术,与儿童共同成长。毕淑敏说过:“爱是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需要考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批评帮助,需要阅读,需要讨论,需要提高,需要顿悟,总之,需要一切手段的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注5]在《青虫之 爱》一文中,面对青虫,面对心灵幼小的孩子,女友和女友的母亲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是大叫大喊的吓唬,一个是告诉女儿虫子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正确的母爱表达,会给孩子带来温馨而快乐的童年,在儿童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使孩子天真无邪,沉浸其中。反之,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或者说理念,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场关于青虫的教育给了我们生动的启示,即母爱是有级别的,母爱的表现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和成长。《爱的冋咅壁》一文则进一步阐释了“爱”的方式:父母不仅要会爱,更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懂得爱与被爱的孩子才能更快成长。教会孩子去爱一一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爱自然,这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观点,对现代的母亲读者来说,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但至少还是比较新的,起到了振聋发耳贵的作用。二、关注母亲教育儿童的困惑与思考20世纪维也纳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强调家庭教育吋指出,对幼儿“最早的影响来自母亲,她不仅是幼儿生存的依靠,也是幼儿合作能力的启发者,是她搭起了幼儿通往社会生活的桥梁。”[注6]母亲扮演何种角色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人格形成、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与儿童最为亲密的主体的母亲,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的种种困惑与思考也进入了毕淑敏散文的视线,其《儿子的创意》、《儿子方程式》、《在儿子成绩不好的吋候》、《下午去开家长会》、《谁毁灭谁》、《从六岁开始》等一组散文最能代表毕淑敏的这一关注。1.新的社会现实给母亲育儿所带来的困惑随着社会新的发展趋势,现代母亲在育儿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要求。她们须应对种种“毫无先兆”地“灌给”孩子的“污泥浊水”,比如电视里那些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如火如荼”的男女亲热场面;比如电脑游戏里那些近乎逼真的充满了血腥的模拟打杀场景••母亲们能做的,似乎只能不停地叫孩子“闭眼”,或者毁灭孩子的游戏光碟。当孩子问:“妈妈,你这么一天到晚地喊闭眼闭 眼的,累不累呀?”母亲严肃地冋答:“累呀!”但是为什么还是要辛辛苦苦地不停地喊呢,“就因为我是你的妈妈”(《孩子,请闭眼》),充满了无奈与困惑。《从六岁开始》一文更指岀了国内对儿童的性教育方面的空白,提出“对女孩子的性教育,要从6岁开始”。面对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作家呼吁在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功课面前“和孩子一块努力吧。他学做好孩子,我学做好妈妈”。[注7]2.如何在尊重孩子与教育孩子使之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这两个方面取得平衡的困惑与思考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社会市场运行规则的变化,传统生活方式受到挑战,新的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引起了母亲们在儿童教育观念上的变化。在社会的竞争压力面前,现代母亲在儿童教育问题上面临新的尴尬。母亲们既希望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增加孩子的技能,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希望孩子们在社会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却又发现自己的努力使孩子们远离了天真快乐的童心世界,而使他们陷入了压抑和焦虑的困惑当中。在生存的压力下,现代母亲难以自守,她们将自己的生存法则强加在儿童身上,渴望孩子尽快成熟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天性。尽管母亲也希望孩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她们仍然觉得孩子的第一要务是好好学习。例如,《儿子的创意》一文,儿子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要拿金牌,妈妈却毫不理睬地阻止、为难。儿子严肃认真地把参加课外活动看成是培养自己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妈妈却千方百计引导儿子重视功课,学出好成绩。多么尖锐的现实矛盾。对打孩子的问题,毕淑敏也曾作过冷静的思考。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以母亲对孩子诉说的方式道出了母亲打孩子的用心良苦、焦虑、担忧、希冀等情绪。文中写道,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母亲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使出“打”这一招。但母亲从不用戒尺、鞋底、鸡毛扌单子等打人的工具,因为她愿在打孩子的同吋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孩子相等的苦痛,因为“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注8]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教训是要记住的,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母亲不得不使用 暴力。毕淑敏对儿童以及儿童的母亲的这一方面关注,感母亲之所感,发出了现代母亲真实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声。三、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吋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吋期,这一吋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也是以儿童和少年吋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心理学认为,儿童吋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吋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吋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其至是不太可能的了。毕淑敏儿童关注的散文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她在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以后,转而攻读心理学方向博士课程,最后成功转型为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在此期间,她写下了系列透视儿童的心理疾病,对儿童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的散文,体现了她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极大关注。毕淑敏在《走出黑暗巷道》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关怀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护它,医治它,强壮它,不是压迫它,掩盖它,蒙蔽它。只有正视伤痛,我们的心,才会清醒有力地搏动。”[注9]她还说,“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了解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了解内心,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注1]毕淑敏始终用她的清澈明镜的医心,本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忧患意识,创作出《优点零》、《佑护灾难中的孩子》等散文,出版了《心灵10+1游戏》、《我的成长我做主:青少年心灵快乐游戏10+1》、《心灵7游戏》等集子,以心理游戏的方式对儿童的心理进行指导。例如,在《优点零》中,一位儿童心理研究者发给每个孩子一张表,让他们写下自己的优缺点和美好的愿望,结果很多孩子填的是“优点零,愿望零”。毕淑敏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危害,指岀“假若人类丧失愿望,世界就在那一瞬间停止了前进的引擎。”[注10]她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动力:“优点和愿望,是孩子们的双腿。”[注10]《佑护灾难中的孩子》中写到,成人出于功利的目的,将惨案中幸存的女孩儿拉入了处理后事的复杂局面当中..毕淑敏呼吁在一切灾难的现 场,不但要在第一时间全力救助孩子身体上的创伤,而口要最人限度地保护他们 稚嫩的心灵,给他们以“温暖的安全的庇护”。从毕淑敏散文中对儿童的以上关注中,我们注意到,毕淑敏关注的视角与由此生发的所思所感,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正由于此,使这些散文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带上了“教科书”的特质。1毕淑敏•我的成长我做主一一青少年心灵快乐游戏10+1[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前言毕淑敏•话说孩子[毕淑敏•话说孩子[毕淑敏•话说孩子[毕淑敏•话说孩子[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杭州:毕淑敏•话说孩子[M].长春:毕淑敏•话说孩子[M].长春:吋代文艺出版社,200&19吋代文艺出版社,200&186吋代文艺出版社,200&187吋代文艺出版社,200&277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23吋代文艺出版社,200&178吋代文艺出版社,200&215M].长春:M]•长春:M].长春:M].长春:毕淑敏•毕淑敏散文[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9210毕淑敏•话说孩子[M]•长春:吋代文艺出版社,200&26参考文献1毕淑敏•我的人生笔记[M]•长春:吋代文艺出版社,20062毕淑敏•毕淑敏自选精品集(散文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3毕淑敏•话说孩子[M]•长春:吋代文艺出版社,20084罗继才•欧美心理学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毕淑敏•我的成长我做主一一青少年心灵快乐游戏10+1[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7毕淑敏•儿子的创意:教子和感恩的哲理故事[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8毕淑敏•点击成长——毕淑敏与青少年面对面[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49毕淑敏•毕淑敏散文[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0周鹤•寻找毕淑敏[J]•小说评论,1998(4):87〜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