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福建农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山:71—75Journal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吴亮宇h,杨江帆h,陈凌文h(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2•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学与经济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摘要]从目前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的国情出发,介绍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茶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关键词]循环经济;茶叶产业;产业链[
2、中图分类号]$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1671—6922(2007)01—0071—05DevelopmentmodelofcirculareconomyinteaindustryWUIiang—yu,YANGJiang—fan,CHENIing—wen(l.CollegeofHorticultur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2.InstituteofEconomics,ScienceandTechnologyofTeaIndustry,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
3、y,Fuzhou,Fujian350002,China)Abstract:Inviewofdeficientresourcesandsustainablecapacityofenvironment,thetheoreticalbasisofcirculareconomyisre一viewed,andtheideatodevelopteaindustrywiththemodeofcirculareconomyisdiscussed.Accordinglyitisproposedtoas一tablishthedevelopmentmodelofcirculareconomyinte
4、aindustry.Keywords:circulareconomy;teaindustry;industrychain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趋势,循环经济强调以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我国茶业发展面临资源利用率不足,污染严重,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发展循环型茶业,推进茶业循环经济,对于解决当前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模式是发展茶业的新途径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提出变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生态系统发展模式,进而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在1992年联合国环
5、境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内涵是生态经济,基本要点为:以生态化思维方式作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仮复利用利用资源,变以往污染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它是对传统的物质单项线性生产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1].传统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高开采,高生产,高排放"为特点的,由''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所构成[收稿口期]2006—09—26[作者简介]吴亮字(198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叶经济与资源利用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增长
6、方式,其对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常常是粗放和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半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模式,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运用半态学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髙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三赢"经济,它能够把经济,环境,社会三者的发展有机结
7、合起来,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它可以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从而解决环境问题;它是社会生产.从数量性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性的服务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它还可以拉长生产链,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这种模式提倡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主,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J・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循环经济要求在各生产系统内部及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以72?福建农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