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78181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5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财务管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密切、双向互动。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最终增强资木市场的效率。1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质量相关理论综述1.1概念界定1.1.1公司治理结构概念奥利弗•哈特(OliverHart)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认为,只要有以下两个条件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就必然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第一个条件是代理问题,确切说是组织成员(可能是所有者、工人或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第二个条件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合约解决。”哈特是将代理问题和
2、合约的不完全性作为公司治理存在的条件和理论基础。另一种对公司治理的基木解释是PhlipL.Cochran和StevenL.Wartick(1988)在书《公司治理一文献[nJ顾》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会出现。”钱颖一(1995)教授在他的论文《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
3、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括投资者、经理、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安排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应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木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主要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设置,明确各机构的权责分配,形成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的机制。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要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同时
4、也要保证公司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人化。本文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内部公司治理结构。1.1.2信总披露质量概念在监管方面国外己形成了三种理论,它们分别是公共利益论(NPT)、捕获理论(CT)、经济监管论(ET)。NPT认为监管通常发生在市场失灵的领域,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近些年来被经济学家称作为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存Owen、Braentigan、Posner等;CT理论是由于通过实证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与NPT不符而被一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监管当局往往被监管者所利用,监管提高的是被监管产业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福利;ET理论则首先由
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1971年发表《经济规制论》开创,后来由佩尔兹蔓和贝克尔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步发展和完善了该理论。它把监管现象看成是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分配受供求关系的支配。本文采用的信息披露质量概念是由深交所制定,主要考察公司每份定期报告和临吋报告的披露质量、日常规范运作、被采取监管措施以及受到纪律处分等情况,并对各项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对每家公司进行综合评分,根据公司得分高低确定其信息披露考核等级。1.2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两种类型。单层结构下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出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并将经营决
6、策权和监督权全部委托给董事会,由董事会全权代理股东负责监督公司经理人的行为。该结构的优点是关系简单,权责明确。但是容易造成董事会成员与公司经理层的兼任,使决策权与监督权混淆不清。因此,采用该结构的企业往往采取了将董事长与公司总经理分离,在董事会下设各种专业委员会,增加独立董事等方式以提高董事会的质量。而双层结构下股东通过股东人会选任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将经营决策权委托给董事会,而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优点是实现了经营决策层与监督层的分离,缺点是繁多的程序和浓郁的官僚气氛制约了经理层的活力。日德等大陆法系的国家通常采用该结构。我国目前也是要求采用双层治理
7、结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我国股份冇限公司应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四个治理机关,并要求上市公司还应当设立独立董事制度。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世界主要资本市场进行违规信总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日益增加,对于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的研究,国外学者开始得比较早,理论成果丰富。这些研究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一类是公司治理对信总披露质量的反作用。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了代理理论,该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Williams
8、on(1985)提出了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