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

ID:27525153

大小:263.01 KB

页数:109页

时间:2018-12-01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_第1页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_第2页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_第3页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_第4页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导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國際貿易導論李嘉圖模型—古典貿易理論早期的貿易理論十六至十八世紀盛行的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以獲取更多的財富為重要目標,信奉勞動價值說(labortheoryofvalue),主張商品的價值應取決於其勞動投入的多寡。採取進口管制以及國內補貼政策休姆(DavidHume)指出若大量出口而累積黃金,使得國內貨幣供給增加,物價上漲,將會降低出口競爭力絕對利益原理亞當史密(AdamSmith)主張自由貿易,認為透過國際分工,使得美一國家專業生產其技術較高或具絕對優勢產品,以進行國際交換,將導致雙贏,此即絕對利益原理(principl

2、eofabsoluteadvantage)。見右例:英國法國酒(桶)160人天20人天布(匹)40人天200人天絕對利益原理的貢獻與盲點可解釋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型態:台灣汽車生產技術不如歐美,所以自歐美大量進口汽車;台灣電子產品技術優於東南亞,所以對東南亞出口該些產品不過,1970年代時台灣各種產品生產技術都遠不如美國,而卻為何能對美國大量出口?此非絕對利益原理所可解釋比較利益原理—李嘉圖模型李嘉圖(DavidRicardo)指出兩國因相互貿易而獲利是因為相對利益之故,而非技術的絕對優勢。如右例,英國生產布具有比較利益(comparati

3、veadvantage),因為其生產布的機會成本(3/4桶酒)小於法國生產布的機會成本(3/2桶酒)英國法國酒(桶)40人天100人天布(匹)30人天150人天貿易條件李嘉圖模型是基於勞動價值說,而且勞工可在一國之不同部門間移動,不過不能跨國移動貿易後的均衡貿易條件(termsoftrade)必須介於貿易前的兩個機會成本比(3/4與3/2)之間兩國因專業生產而獲利:假定貿易前兩國個別生產1桶酒與1匹布,貿易後英國將專門生產7/3匹布,而法國則專門生產5/2桶酒,高於貿易前兩國所總共生產的2桶酒與2匹布李嘉圖模型的假設產品與要素市場為完全競

4、爭(perfectcompetition),故排除了獨占或寡占,以及最低工資的限制生產投入(勞工)為固定,表示人口暴增或勞動參與率的突然變動不會發生技術水準固定,並決定於模型之外貿易的進行並沒有運輸成本或其他貿易障礙(關稅、配額等)偏好為固定,而且生產因素不跨國移動價格將會變動,產品將會移動,直到進口價值等與出口價值生產可能曲線生產可能曲線(productionpossibilitycurve,PPC)顯示在一定的資源水準下,一國所能生產之各種產出水準的組合。其斜率衡量將一產品轉換為另一產品的比率,稱為邊際轉換率(marginalrate

5、oftransformation,MRT)小麥鋼鐵180180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cecurve)顯示消費者的偏好,表示產生相同效用(utility)水準的所有產品組合,其斜率顯示消費者願意以一產品以取代另一產品的比率,稱為邊際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小麥鋼鐵18018011070封閉經濟下的均衡貿易均衡PPC與無差異曲線可顯示貿易後的均衡(openeconomyequilibrium),兩國均因消費的提升而獲利小麥鋼鐵18018011070貿易條件AB160100李嘉圖

6、模型所指出的謬誤論點自由貿易唯有在本國生產力足以與外國競爭時才會有利?=>許多開發中國家生產技術雖不如工業國家,還是可因貿易而獲得利益建立在低工資基礎上的貿易是一種不公平的貿易?=>事實上工業國家之工資較高,實因其技術水準較高之故,故無所謂公不公平自由貿易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是一種剝削?=>其實開發中國家工資低廉只是反映其勞動生產力低與技術差,並不表示工業國家以其高工資生產產品交換開發中國家低價產品即為一種剝削李嘉圖模型的評估貢獻:i)立論穩固,指出貿易導致雙贏,促成世界的貿易擴張;2)將貿易歸諸於生產技術的差異,讓我們了解技術差異大仍能從事

7、相互貿易缺點:1)預測貿易將使國家集中資源專業化生產,這並未發生在現實世界;2)預測技術差異愈大,從貿易所獲利益亦愈大,實則不然,世界貿易主要還是發生在技術水準相似的國家之間;3)假設只有一種生產要素,故避開了所得重分配的問題「台灣接單,海外出貨」--台灣生產優勢日見衰退的表徵?1990年代之後,台灣接獲的外銷訂單逐漸不再由台灣生產與出口,轉由海外出口,而中國成為「台灣接單,海外出口」的主要海外生產地。1998年台灣接單而從大陸出口的比例為7.38%,至2000年此比例已上升至11.43%其原因是為因應全球自由化與國際化風潮,而採取全球運

8、籌策略(globallogistics),將訂單交由成本較低的國內、外廠商來生產;同時因台商的加速對外投資,彈性運用全球運籌策略以大陸生產替代台灣生產並不表示大陸技術逐漸超越台灣,只因台灣技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