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铜币鉴赏.doc

银元.铜币鉴赏.doc

ID:27436515

大小:7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3

银元.铜币鉴赏.doc_第1页
银元.铜币鉴赏.doc_第2页
银元.铜币鉴赏.doc_第3页
银元.铜币鉴赏.doc_第4页
银元.铜币鉴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元.铜币鉴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收藏者协会收藏知识讲座第四讲——银元.铜币鉴赏银元基本概述 由于近年来袁世凯银元升值很快,市面上假的也比较多,以往用重量来衡量的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高仿了(26.6克)如何辨别:(1)包浆;假币单一而且虚浮,汉字略显粗壮笨拙,胡子无起伏状,背面嘉禾不够饱满.(2)假币上手感觉银质生硬,色泽青黄,声音刺耳响亮,不如真品悦耳,真品手感细腻深厚,有沉甸甸的感觉.(3)质量虽然相同,体积却大了一圈.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

2、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十五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俗称“洋钱”、“洋钿”、“花边钱”、“大洋”。大型银币的通称。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称为洋钱,把中国自铸的银币称为银圆(元),银币。十五世纪末银元开铸于欧洲。十六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铸造,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开始流入中国。但获得广泛流通则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从通商口岸流布于内地各省。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以西班牙银元占主

3、要地位,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墨西哥银元起而代之。清朝官铸银元始于1890年的广东省,1893年后,湖北、江苏、福建、直隶、奉天和吉林等省先后仿效广东铸造银元。1910年9月,清政府度支部奏定,发布“币制则例”,规定了以银元(含银七钱二分)为国币。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因当时国内流通银两成色不佳,这2100万元采用了广泛流通的西班牙银元来支付。发展历史 最初在中国沿海地区流通的是西班牙银元(SpanishCarolusdollar

4、),又称加罗拉银元,俗称本洋。系1535-1821年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铸造的银币。墨西哥于1821年独立后,1824年开始铸造墨西哥银元(MexicanDollar),因币面花纹有鹰鸟,俗称鹰洋,误称为英洋,华北各地又称之为正英。据1856年伦敦造币厂对中国流通的银币的一次化验,证明墨西哥银元含纯银371.57英厘(grain),值英币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罗拉银元含纯银370.9英厘,值英币50.12便士。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银元取代西班牙银元成为在华主要流通银币。到了1910年,上海

5、一地几乎以墨币为主币。晚清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还有:英国银币,因币面花纹有人执仗站立,俗称人洋或站洋;日本银币,因币面有龙纹,俗称龙洋或龙番。  乾隆时曾开铸镌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币,道光元年(1821)鼓铸了赏赐用的银币,但用机器自铸新式银元则始于光绪八年(1882)吉林机器局铸造的厂平(吉林通用银两)一两币,因铸造数量甚少,后世罕见,时市面流通的银币主要是洋钱。张之洞督,于十三年奏准由广东造币厂试铸,每枚  重库平七钱二分,币面镌有龙形,越二三年铸成,在市面流通,是为龙洋的起源。以后光绪、宣统年间各省所铸银元均统称为

6、龙洋。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又在武昌设立银元局铸造一两银元。以后各省仿效,相继奏准铸造,但因质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标准,不受民间欢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计值,只能按重量计值。  二十九年,清政府曾下令划一银元,但未贯彻。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规定以圆(元)为单位,每元重七钱二分,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辛亥革命爆发后,所有已铸成的银币均充作军饷,故终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而无成色、重量都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币。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铸造的镌有袁世凯

7、头像的银元和国民政府铸造的镌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是自铸银元中流通最广的两种。进入民国后,仍维持着银两、银元并行的货币制度,直到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银元才成为单一的主币。1935年实行纸币政策,不准行使银元,并用“法币”收兑银元(见币制改革)。以后银元虽间或有在市场上出现,或被个人窖藏,但银元作为主币的时代已宣告终结。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吉林机器局开始铸行“吉林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从光绪二十五年起,吉林银元的币文增加了甲子纪年,相继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图案

8、有万年青、太极图等多种版别,光绪三十四年,又出现两种新版别,一种是中央满文“大清”,另一种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数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户部在天津筹建制造银钱总厂,于光绪三十一年建成,改名为“造币总厂”。同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