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8726
大小:9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7
《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总 则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施,XX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进入九十年代以后,XX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以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开发,都标志着XX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根据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
2、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决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XX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年)》为指导,特制定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立足XX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指导思想,突出“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重点内容为: (1)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产
3、业和人口的分布,提高用地集约性;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主城功能分区,强化主城服务功能; (4)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历史遗存,继承和发扬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生态框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3.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年至202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叶。 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4.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市域规划范围即XX市行政区域,面积8467平方公里;城镇地区规划范围包括主城、外围7
4、个重点镇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面积2256平方公里;主城规划范围以三环路以内地区为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具体划分见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4部分)。 XX市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结合自然地形、行政区划,东面到陶家大湖至葛店一线、南面到罗汉山至赤矶山一线、西面到永安至李集一线、北面到天河至滠口一线,并包括龙泉山、索河、道观河、木兰山等风景区,新洲火车站、金口和大咀预留港区以及新洲城关、新沟镇、纱帽镇、黄陂城关(前川镇)等,面积为308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具体界线见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4部分“XX市城市规划区界定”和规划图集附图)。一、城市发展
5、目标 5.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规划期内,XX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把XX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把XX建成为城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20 6.经济发展目标是: 建立起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第二产业主导优势明显,第一产业结构合理,与我国中部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由内向外的第三、二、一次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第三产业发展以商贸、金
6、融保险、房地产、交通通信为支柱,科技、教育、旅游、咨询等其他行业协调发展,形成健全发达的市场体系,第二产业发展以高技术产业、汽车、机电设备、钢铁为支柱,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行业形成相当规模和优势特色;第一产业发展以粮、棉、油为基础,重点发展蔬菜、水产、禽畜和林、果、茶,建立生态效益良好、内外向相结合的城郊型农业。 7.社会发展目标是: 坚持科教立市,建立研究、开发、生产和科技贸易服务配套发展的科技发展格局,完善各级教育体系,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水平,扩大XX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的辐射力;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服务设施网络;加强各类文化设施的
7、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合理布局医疗保健、体育等设施,完善服务网络,提高建设水平;使城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建立起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化都市生活模式,创造现代化的文明、安定、繁荣、舒适的社会环境。 8.城市建设目标是: 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绿化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