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

ID:27328040

大小:71.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1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2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3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何文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1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随诊的6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显著,異有安全、有效、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

2、键词:中医针灸;颈椎小关节错缝;临床效果近年来劲椎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颈椎关节错缝病发病早期,也是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病治疗的最佳时机。颈椎小关节错缝指的是颈椎小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导致颈椎小关节面间出现微小错位,无法自行恢复原有正常位置关系,出现功能障碍[1]。中医将颈椎小关节错缝称为筋出槽、骨错缝,因颈椎小关节错缝常会复发,加快颈椎病进展,所以临床应及早治疗。临床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保守治疗方法括手法整复、痛点封闭、药物治疗、颈部牵引等,通常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消失[2]。木文旨在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

3、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以下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0岁-59岁,平均年龄40.5±5.2岁。病程3天-21天,平均病程5.0&plUsmn;2.5天。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1岁-58岁,平均年龄41.0±5.1岁。病程4天-20天,平均病程5.3&plUSmn;2.6天。本研究两组患

4、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得到院方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对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脊椎病中医外治法》中拟定的颈椎小关节紊乱诊断要点,制定颈椎小关节错缝诊断标准:患者奋劳损史、冇外伤史、久伤未愈史;发病的颈椎节段存在疼痛,在活动吋颈椎因涩滞不吻合而出现摩擦声(感),存在活动障碍;触诊检查显示病椎棘突叩痛、压痛及椎旁压痛,棘突凹陷、隆起、偏歪;X线片检查显示,正位片可见颈椎存在侧弯畸形,病变棘突出现偏歪。侧位片

5、可见患椎存在旋转表现,即病变颈椎的椎间小关节出现双影改变(即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出现双影改变(即双凹现象),椎体后缘出现双影改变(即双边现象),上下颈椎显影正常。斜位片可见椎间的关节间隙出现相对增宽或者狭窄情况。1.3方法1.3.1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准备工作,患者正坐,挺直颈、肩、背,全身放松。对患者颈部肌肉以捏、揉、压等手法进行按摩,来活络经脉,以稍冇疼痛感为最佳,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变化,随吋调整力度,持续吋间为20分钟;针灸治疗,患者正坐,操作者以毫针(40mm)取肩井穴、风池穴、肩骨禺穴、肩贞穴、天宗穴、颈椎夹脊、大椎穴、列缺穴依次

6、针灸。肩井、风池、百会、大椎的进针深度只有0.5-0.8,针灸吋间为30分钟+-5分钟。根据患者病情进展,给予每天1次或2次针灸,1疗程为10天,每个疗程间隔3天-5天。根据患者病情灵活控制治疗过程,对于疼痛感较强的穴位,应适当增加针灸吋间,加强针灸力度[3】,针灸的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1.3.2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实施传统牵引,令患者取坐位,放松颈腰部肌肉,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情绪、病情、牵引反应来设置牵引重量,通常为6kg-15kg,每天1次或隔tl1次,每次20分钟,1疗程为10次。1.4疗效评价标准以

7、《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为参照[4】。制定以下标准:治愈,即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颈、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肌力正常,能够正常劳动、工作;显效,即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颈、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偶冇不适,能够正常劳动、工作;冇效,即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颈、肢体功能有所改善;无效,即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有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Cc±s)表示,采用c

8、2和t检验。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详见表一:由表一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