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ID:27284443

大小: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2

上传者:U-991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_第1页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_第2页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_第3页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_第4页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论析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价值[论文摘要]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哲学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按劳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资分配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就有不同的认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形成共识。XX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价值理论,开展学术争鸣。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对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进行探索,供学术界参考。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观。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 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否认这个基本观点,就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别的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价值论。他讲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他讲的价值是商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我国学术界也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因此引起学术争论。争论的关键是对“创造’的理解问题。在生产三要素中,只有人的劳动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都是被动的因素,本身并不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只能说劳动创造价值,不能说土地创造价值,更不能说资本创造价值。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把主体(创造者)与客体(创造物)混为一谈,把人与物等量齐观,是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并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等)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也不否认自然资源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源泉。因为“创造”和“源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自然资源是天然财富,本身具有使用价值,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具有交换价值,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商品交换不仅是劳动交换,同时也是资源交换。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能生存,当然也谈不上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 资源价值观念,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提出了“自然资源财富”的新概念,就说明了这一点。商品价值源泉的逻辑关系如下:自然资源+人的劳动(创造性)=产品一使用价值一商品一交换价值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要认清狭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狭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引起“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产生了宽、中、窄三种观点。宽派认为,凡是满足社会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窄派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中派认为,除了物质生产劳动,还应加上为生产服务的劳动。争了几十年,至今未能形成共识,可谓“劳而无功”。我认为,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不能以劳动形式(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为界线,而应以劳动效果(有效劳动、无效劳动)为标准。事实证明,生产劳动不一定创造价值,例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制造“豆腐渣”工程,不但不创造价值,反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生产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例如第三 产业的服务劳动虽然不生产商品,但是也可以创造价值。国民生产总值中就包括服务劳动创造的价值;国际贸易中就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有效劳动创造价值,无效劳动不创造价值。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突破狭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创立广义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是真正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社会全体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无效劳动不创造价值)。广义价值是劳动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需要、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意义,包括商品、知识、人才、艺术、服务的价值。广义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价值,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离开人这个社会主体,一切价值都无从谈起。广义劳动价值论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发展观,而且对于反对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广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劳动创造物质文明,劳动创造精神文明,劳动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只不过价值存在的形式不同罢了。发展劳动价值论,不仅要扩大劳动的外延,而且要扩大价值的外延,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把抽象的劳动和抽象的价值具体 化,阐明不同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价值,形成新的价值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如下:劳动一创造一价值(抽象劳动)(抽象价值)(具体劳动)(具体价值)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一创造一商品的价值(商品市场)科技工作者的劳动一创造一知识的价值(技术市场)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一创造一人才的价值(人才市场)艺术工作者的劳动一创造一艺术的价值(艺术市场)服务工作者的劳动一创造一服务的价值(服务市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广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完全符合十六大精神。它不仅可以解决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价值间题,而且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即指导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商品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此就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劳动价值论、抽象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均衡价格论等等。各种价值理论长期争论不休,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商品价值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对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没有完全搞清楚,价值理论因此成为经济学之谜。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哲学间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它反映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人对商品所作的评价,它反映了商品和人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讲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对人有何价值,人对商品作何评价(买不买?值不值?)。在这里,商品是价值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客观存在);人是价值的主体,具有主观性(主观评价)。价值反映商品(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关系。离开人这个价值的主体,商品无人问津,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这是认识商品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揭开商品价值之谜。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从整体上讲具有二重性:既是生 产者,又是消费者。商品是用来出卖的劳动产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就决定商品的价值也具有二重性:对消费者具有使用价值,对生产者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根本的,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内容;交换价值是派生的,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才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如腐烂变质的食品),就没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降低(如旧车),交换价值也降低;使用价值消失(如过期失效的药品),交换价值也消失。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商品的价值。这种新观点不仅符合形式逻辑(价值概念包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符合辩证法。研究商品价值间题,必须首先研宄使用价值。只有弄清使用价值,才能弄清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任何社会的商品生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商品使用价值包括三个要素:品种、数量、质量。不同品种、数量、质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较的,根据使用价值三要素对消费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较出来。品种(序数效用):商品类别品种很多,使用价值大小不同,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按序数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应该 是:食品、服装、住房吃饭、穿衣、住房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间题。有人说,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难道粮食与烟草使用价值的大小也无法比较吗?为什么不联系实际想一想呢?数量(基数效用):商品数量有多少,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用基数计量。例如,我国现有十三亿多人口,每年需要多少粮食?根据统计,得出基数,满足需要,效用最大。粮食生产就是要根据这个基数来安排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丰补歉,保证粮食安全,防止发生粮食危机。质量(时间效用):商品质量不仅要合格,而且要有保质期,过期则失效。特别是食品、药品、保健品,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质量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有些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被害死)。国家必须制定商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经济价值,能够给商品生产者带来经济利益。盈利或赚钱是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它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 荣。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交换价值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从金属货币流通到纸币产生,如今又发展到电子货币“一卡通”。在货币产生以前,没有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商品交换价值的形式是不明确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双方获得的都是物品使用价值(货物)。在货币产生以后,有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明确地表现为价格。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的逻辑关系是:商品价值:从这里可以看出: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个物质就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如食品腐烂变质),数量再多也不顶用,等于零。商品交换价值与价格、数量成正比。商品价格与质量成正比(优质优价),与数量成反比例方向变化(薄利多销)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商品产量,与交换价值成正比;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价格成反比。消费者购买商品考虑的因素是:买什么(品种),买多少(数量),好不好(质量),贵不贵(价格),这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经济学不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商品价格就是货币与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即单位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亦称单价)。这是我给价格下的新定义,用公式表示: 商品价格=这个公式不仅包括各种商品的各种价格,而且反映了价格变化规律,即供求规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个别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决定的。生产成本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内因,市场价格只有高于成本价格,生产者有利可图,才会继续生产,否则就会停产或转产。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外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求平衡,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个定义是符合实际的。整个社会的商品价格水平是由货币发行量决定的。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的发行总量,可以保持商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防止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三、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两极分化,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对于批判资本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公有制一统天下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都要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经济效益。盈利赚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投资回报率是考核企业的标准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等。按劳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资分配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剥削问题,是经济学的一大难题。理论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产生了很多意见分歧,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使用的概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使用这个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用这个概念,都使用利润概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利润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 但是,企业利润从何而来?归谁所有?有无剥削?这些都是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深人探索研究,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此,谈几点初步意见。首先,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等。不同的企业经营方针有区别。私营企业的经营方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唯利是图。”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私营企业有的盈利、有的亏损,有的破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方针应该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能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否则,与私营企业就没有什么区别。集体企业应该追求集体福利最大化,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其次,企业利润有平均利润、垄断利润、非法暴利,等等。不同性质的利润来源是不同的。平均利润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企业应该获得的利润。没有平均利润,企业就不能发展。垄断利润是凭借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获得的。国有企业的垄断利润应该上交国家财政,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内部不能瓜分垄断利润,否则就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法暴利是企业采取非法的手段,获得的暴利。例如,非法集资、非法经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官商勾结、瓜分国有资产等等。国家要整顿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严厉打击企业的非法活动,没收非法企业的暴利,保护国家财产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再次,企业利润来源于自然资源和人的劳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水、动植物、能源和矿产资源等)是财富之母,人的劳动(包括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劳动等)是财富之父。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例如,私营煤矿大老板,一年获利几百万,一个个成为千万、亿万富翁。煤矿老板的利润从何而来?来源于国家的煤炭资源和矿工的辛苦劳动。煤炭资源是天然财富,经过矿工的劳动变成社会财富。煤矿投人的资本不是利润来源,而是获利的手段。老板管理企业是管理劳动,应该获得劳动报酬。但是劳动报酬与企业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资本市场投机获利,是利润分配,不是利润来源。股票市场上投资炒股,有获利者必有亏损者。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有分配自主权。不同企业工资水平高低不同,收人差距很大。以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为标准,工人(包括农民工)的工资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劳动力价值,企业利润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平均利润,这是判断工人、农民工是否受剥削和剥削程度的参考标准。例如,国有煤矿工人工资水平一般高于劳动力价值,企业利润一般等于平均利润,工人没有受剥削私营煤矿雇用农民工,工资水平一般低于劳动力价值,企 业利润一般高于平均利润,农民工肯定受剥削。中国的农民工有一亿多人,他们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拿的是最低工资。有些私营企业甚至无故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对农民工的剥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生产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讲的是分配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由此可见,生产发展和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人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大报告对完善收人分配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国家收人政策应该是:保护合法收人取缔非法收人;调节过高收人,保障最低收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