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33611
大小:5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中图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三)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右图中黑块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1~2题。1.该资源的分布( )①低纬度地区缺失 ②范围有季节变化 ③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 ④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2.这种资源(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解析:1.B 2.A 第1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和世界主要高山地区,为冰川,其分布范围有季节变化。第2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融化。读我国可利用风能时
2、数分布图,完成3~5题。3.下列是我国风能资源开发重点地区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图中显示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B.主要分布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寒气候区D.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均是风能贫瘠地区35.山东半岛是我国最早进行风电建设的地区,其发展风电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临海,风能资源丰富B.经济发展快,能源匮乏C.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D.人们的环保意识强解析:3.C 4.A 5.C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地的可利用风能时数比较,只有丙地是大于6000的
3、,位于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又靠近能源需求市场,应是重点建设的风电基地。第4题,图中看出我国的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第5题,风电的开发需要较高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山东半岛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发达,具备发展风电的条件。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6~7题。6.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7.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
4、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解析:6.D 7.D 第6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7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进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3二、综合题8
5、.(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
6、);切沟填埋。9.在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统计资料绘制的柱状图中(右图),纵坐标表示该国能源生产量减去能源消费量所得的差值相对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能源的地区生产、消费极不均衡,从图中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消费的差异主要表现。(2)2014年2月4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网站上发文称,2014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达1110万桶/天,石油净进口660万桶/天,而美国2014年原油进口将为550万桶/天,中国将在年均进口量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能源安全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解析
7、:注意明确横坐标代表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类型及纵坐标表示的含义;针对能源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应从开源、节流两大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发达国家能源生产量小于消费量,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2)①加强勘探,提高石油、天然气后备储量和生产量;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③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④积极开发水能和新能源,使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⑤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能源来源渠道;⑥加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建设。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