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72160
大小:360.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30
《【学案与测评】安徽省2012高中语文总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即学即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文言实词(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
2、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日:“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
3、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绤(chīxì):葛布的统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
4、:定居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款:款待C.是岁,大有年年:收成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总:统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的“款”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不常见的多义词,而且在高考常见的120个实词中也没有这个词(包括家、年、总在120个实词中均没有)。命题者可能是想考学生的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款”的义项有“诚恳、器物上刻的字和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式样、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经费、敲打、至、留、缓慢”等义项,本题考查“款”的本义“诚心、真诚、诚恳”义。由于语境不难,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推断出该词的意思的。答案:B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
5、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短语(“全都”),明确筛选的方向,再确定筛选的信息点是“惠民业绩”。然后推敲各个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其中②是其“巡境内,观得失”的调研活动,与“惠民”无关。③句是说为官者的要求和对下级官员的批语,属于“惠民语言”不属于“惠民业绩”。
6、⑤句说他“清素”的性格。答案:B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敬。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解析:本
7、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地方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典籍。答案:A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