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51720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关于旅游业改革的几点思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旅游业改革的几点思考(1)一、旅游业现有体制下的两对不调和关系旅游业作为一门先导产业,客观上要求其治理模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能按照市场经济的特有规律进行运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中,旅游业应最先实现与国际接轨并按照国际惯例组织行业生产。但中国旅游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还未来得及理顺政府行政治理部分与企业的关系和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使行业缺乏应有的持续发展内动力。这两对关系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这个题目的提出,并不否认中国旅游业在一些具体措施方面已经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操纵。从宏观上看,旅游业在行业治理和行业服务的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适合中
2、国特色的行业规律,并制定了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旅游业在发展中有章可循,这对规范行业行为产生了实际效应和深远的影响。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尽管还有些差距,但已经开始向制度化和标准化过渡,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所认可和接受。上述两对不调和关系的形成和存在,既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更有其剪不断的现实联系。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评判政府行政治理部分和旅游企业间的不协调因素。首先是政府行政治理部分不能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定位就很难弄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分尚未脱离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另一方面是治理部分受自身利益的驱使(这特别表现在对直属企业的治理上)。由于行
3、政部分把直属企业看作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源泉和传统权力范围,因而不愿把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成相对独立的法人企业,在行使政府职权进行行业治理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在行业治理中导致不公平待遇,直属企业和非直属企业不能等同视之,从而降低行业治理的威信。当然旅游治理部分也可找到充分的托辞来为自己开托,政府给旅游治理部分的行政开支实在难以实现行业治理和行业服务所需用度的平衡。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惰性和企业领导人的怯懦是企业改革的主要障碍。在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一片繁荣的景象中,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很多困难中的产业企业要好得多。企业在比较中,内部很轻易滋生一种不求上进的惰性。加之一些企业领导人不能熟
4、悉到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对企业全面走向市场诚惶诚恐,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缺乏信心,因而不能以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胆识把企业引向市场,却甘愿接受治理部分的直接干预,哪怕是任其摆布,只要不丢官位便是。于是,在政府治理部分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中居然有了一种契合,那就是维持现状。治理部分有了干预企业行为的权力,而企业也无可奈何地接受着政府的干预。迄今还有一些旅游企业的性质是事业单位,而这些企业则乐不思改。企业改革从本质上说应是企业自身的要求。当一位真正的企业家熟悉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作机制以适应市场的客观要求时,他便会不失时机地改变现有企业模式。但由于中国具有远见灼识企业家的匮乏,企业领导
5、人不是向企业负责而是向主管部分负责,旅游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便很难理顺,企业的组织形式不能创造一种机制保证企业的行为规范,结果经常是“后院起火”。中国旅游业的现有体制是产生两对不调和关系的根本原因,而两对关系的存在又维护了现有体制的稳定。只有打破这种僵局,中国旅游业方能注进活力,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求得生机。政府治理部分应以建立大旅游市场的战略眼光率先迈出第一步。但在改革的呼声中,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更多地是单纯谈论企业的改革,却并未把治理模式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二、旅游业治理模式的改革1.旅***业治理的本质。纵观世界各国旅游业治理模式,无论其治理部分作为政府的独立部分存在还是隶属于商务部、交通
6、部、文化部、经济部,其治理模式主要有三:一是旅游治理部分作为政府行政权力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治理权力,如美国商务部旅行游览治理局、加拿大政府旅游局、法国政府旅游局、英国政府旅游局、瑞士国家旅游局、泰国政府旅游部等。二是旅游治理部分以半民间半官方的协会形式出现,但实质上行使了一部分政府职权。如香港旅游协会便是典型例证。三是公司治理模式,即全国旅游总公司按企业团体的治理方式对旅游企业实施垂直治理,如韩国旅游总公司。无论三类治理模式在治理方法上如何变化,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通过各类治理手段来贯彻行业意志,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