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28073
大小:6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摘要: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即将耗尽之际,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笼罩着中国经济。在产能过剩的沉重压力下,企业也不敢再扩大投资规模;各级政府仍在无效项目上浪费资源,财政和银行却已捉襟见肘,而城镇化就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关键词:城镇化;聚集效应;市场化;社会分工一、城镇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至今,中国政府没有搞过城镇化的规划,也没有制定过城镇化的政策,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城镇化率就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53%,即使扣除进城不落户的农民工,城镇化率也达到了35%左右。这就说明,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无声无息而又
2、冇效地组织和协调了城镇的经济活动,价格信号指导了城乡资源的流动与组合。简单地说,城镇化的提高是市场化的结果而非政策工具,城镇化的提高并非来自政府主动地和有意识的推动,而是城乡社会、经济、市场、产业和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就像是人的年龄是自然生长的变量,而并非是人调控的变量。二、城镇的聚集效应城镇与农村的区别在于人口的聚集程度,改革解放了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源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企业和人口集中到城镇地区,聚集效应自然就会越来越明显,城镇经济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而产生聚集效应的原因,仍然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在人口密集的城镇中,聚集效应至少可以产生下列几
3、项优点:(一)规模经济效应。企业的总成本中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如厂房、设备等。所以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产品的平均成本也就越低。由于企业需要众多的员工,大型企业不可能建在农村,只能设在人口众多的城镇地区,城镇化因此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二)节省交易成本。人口和企业的聚集使信息的汇集和传递速度在城镇地区大大加快,便利了社会的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企业更容易寻找到合作伙伴、客户以及所需要的资源与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也更容易找到有效的用途,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三)社会分工效应。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现实巾的缝针生
4、产为例,说明了专业化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如同企业内部的分工,社会上企业之间的分工也可带來效率的提高,而社会上的专业化分工则需要工厂在某一地区内的聚集。(四)技术溢出效应。企业与人口的聚集有助于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模仿和扩散,在某些区域形成“电器之城”、“皮具之乡”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就是溢出效应的具体体现。(五)启发和激发创新。创新的三要素为思想、研发和融资,分别对应高校、企业和投资基金。这三个创新的主体也聚集在城市。三者之间的密切交流与频繁互动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城市因此也成为了创新的基地和创新企业的摇篮。三、对提高城镇化率的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5、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工作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一)放松管制,减少干预,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二)公正执法,保障市场自愿交易的顺利进行。(三)提供市场供应不足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具体措施:(一)取消户籍制度,让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由此而产生的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资需求,通过财政改革解决,不能以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为名,继续保持歧视性的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这项改革不仅可以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城镇房价,而且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入从政府
6、转移到农民手中,使他们冇可能在城镇买房。租房,进入并且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当屮。(三)以节流和强化民众监督为主,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财政改革的重点不是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钱,而是政府和民众如何分钱,民众如何监督政府花钱。(四)减少和解除管制,取消对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性限制,一方面,幵放服务业和国有垄断行业,允许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入,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放松对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管制,金融机构可根据收益和风险平衡的原则,自行参与城镇化建设。(五)广泛吸收民间各种资金,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学校、低成本医院、城市街道及公交,以及少量的廉
7、租房。(六)取消城市的行政级别,停止按行政级别分配公共资源,避免在城镇化的过程屮出现超大城市。人口像北京等大城市集屮的一个原因是优惠的公共资源,比如学校和医院。(七)寻找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新体制的核心是市民积极而广泛的参与,以及行政管理的透明和公开。没有民众的监督与制衡,地方财政预算难以平衡,环境污染和官员腐败等社会公害就是顽疾。在新型的城市治理机制下,政府的只能不再仅仅是经济建设,而应转向以提供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为主。参考文献:[1]许小年:《城镇化或城镇神话》,《经济观察报》。[2]《改革思想录》,当代屮国出版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