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

ID:26793753

大小:394.67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28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_第1页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_第2页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_第3页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_第4页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讨论:2005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团队李俊清杜向军段小伟李雪华李小妮刘华丽郭蕊马斌陈琛汇报:马斌陈琛1对洪明老师教学目的的理解三分天下★整理★思考★讨论2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riedrichHerbart(1776—1841)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科学教育学之父”之美誉。3一、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二、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4一、教育的目的统一的教育目的是不可能产生的。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教育所关      心的也应该是

2、多方面的。5教育者必须为儿童的未来着想A.教育者当前必须关心的是“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并为孩子能顺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使其做好心理准备。B.教育者不应该挫伤未来成年人的活动,因此现在不应该把这些活动局限在几方面,也不应该通过分散这些活动来削弱它。6学生未来目的范围纯粹可能的目的领域必要的目的领域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和最基本的目的“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学生未来目的范围纯粹可能的目的领域必要的目的

3、领域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和最基本的目的“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7学生未来目的范围可能的目的领域必要的目的领域“也许他今后总会把握住,并在任何范围内去追求”“假若忽略过去,儿童是绝不会原谅自己的”教师“必须为使孩子顺利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做好其内心的准备”教育应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4、五种道德观念。首要目的最高目的8兴趣、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培养各方面均衡的兴趣,使他们对各种知识感兴趣,通过知识的传授使之明辨善恶、陶冶意志,养成去恶从善的品质。必要目的和可能目的的关系——教育的可能目的是实现必要目的的基础和条件,教育的必要目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二者密不可分。课程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培养学生多方面均衡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9二、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一)从经验、兴趣看课程内容(二)从统觉看课程设置的原则(三)从儿童发展的过程看课程的程序10主知主义以知识为本位来建立课程,体现在人

5、的整个心理、知、情、欲中,认为“知”是主要的,“情”与“欲”的存在与实现都要依存于知。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认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就是道德,强调完整的知识的传递,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具有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所以课程的编制者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系统来进行。11主知主义的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客观基础:A.社会背景18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因素在德国发展起来。18世纪末,借助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德国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企业主。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诞生并逐渐壮大。新兴的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软弱性,于是

6、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找到了宣泄口,萌发了具有“叛逆精神”的思想启蒙运动。如歌德、席勒;康德、费希特等。B.教育背景1763年,普鲁士颁布《普通学校规程》,强迫5至13或14岁的儿童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4R,还增加了一些反映资产阶级经济发展需要的科目,如数学、博物学、自然、几何、地理等学科。裴斯泰洛齐,瑞士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改革家,提出直观教学的原则,提出教学要以人的心理为依据,寻求和认识教学的心理根源,首倡教学心理学化。这对赫尔巴特建立科学教育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12(一)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的选

7、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经验和兴趣的关系:兴趣存在与经验之中13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经验和同情。(同情实质上也是一种经验,只是更倾向于伦理和社会方面)——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的、杂乱的,因而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课程内容必须与儿童的日常经验保持密切的联系,而真正符合这种需要的则是直观教材,因此,应当在课程内容中排除诸如罗马皇帝、天堂的天使这样一些脱离儿童经验的内容。1.经验与课程142.兴趣与课程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

8、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只有能够引起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15兴趣经验的兴趣认识周围自然界的兴趣同情的兴趣认识社会生活的兴趣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自然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绘画文学本国语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法律历史政治神学科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