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

ID:26785203

大小:63.9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9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1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2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3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4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5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6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7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8页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_第9页
资源描述:

《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人:蔡时爱培训内容:教师的敬业精神课时数:4课时第1课时培训时间:2014.4.11敬业精神的内涵一、敬业的理念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才真正掌握了敬业的本质。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正当地获取财富,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人,才称得上掌握了敬业理念的人。敬业精神既有实际行为的一面,表现为积极投入事业、勤奋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地服务理念,同时又体现为一种人生价值观。它是行为和价值的统一或者说是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二、敬业精神的具体内容(1)服务意识(2)竞争

2、与协作意识(3)创新意识(4)奉献意识9三、敬业精神的社会价值(1)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落脚点(2)敬业精神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桥梁,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节点(3)敬业精神是巩固文化成果的现实支撑,是社会风气改善的切入点第2课时培训时间:2014.4.18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一、敬业精神的特征:时代性、主体性、公众示范性、社会交往性,(1)、时代性:提倡敬业精神适应了社会生活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2)、主体特征:既为从敬业精神中生长出社会需要的文化价值观提供了主体的认同,也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在引导提供了切入点。(3)、公

3、众性:突破了职业的局限性,成为一种公共道德,本身就具有了规范性。二、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提倡敬业精神,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有序化协调发展;提倡敬业精神,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9三、敬业精神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第3课时培训时间:2014.4.19敬业精神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客观要求教师的敬业精神就是对自己所从事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体认和崇敬。(1)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2)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教师(3)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第一,受教育者的心理的现状迫切需要教师们的无私奉献,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第二,坚

4、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求索和创新,完全地把知识奉献给学生。受教育者的心理的现状1、渴求知识与厌学情绪的矛盾2、择业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传统的道德伦理观与现代的道德伦理观的矛盾4、享受与创业之间的矛盾第4课时培训时间:2014.4.19教师责任与责任意识9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职业责任的特点:具有明确的规定性;1.具有明确的规定性;2.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3。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职业道德责任,主要是从职业责任中引申出来的,因为职业责任明确规定了人们对社会

5、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中,当涉及到人们以什么态度并如何对待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时,职业责任成为职业道德责任。(一)教师责任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要把学生培训成为社会主义新人,要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教师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因此,教师对家长也要负责。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也就是对学生负责。第四,对社会负责教师对社会负责的关键,就在于努力为社会培训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9教师的师德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20145.16

6、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人:刘保国培训内容: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课时数:3课时第1课时师爱的内涵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外,还是一种能力: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第2课时师爱的意义9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7、核心。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指导家长走出爱的误区的能力,严防急功近利;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3课时师爱的表达——尊重学生一是尊重学生的需要,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性。1、尊重学生的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将其排列为7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

8、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