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魏平城中的西宫和东宫的布局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魏平城中的西宫和东宫的布局分析ok3,南、北墙内侧间距近850m,其北墙距明大同府城北墙近980m.操场城的北墙和东、西墙的北部,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挤靠叠压的现象,从早到晚为自内向外的方向排列。早期的夯筑物为汉代平城县的城垣,中期的夯筑物为北魏平城宫城的城垣,晚期的夯筑物为明北小城的基址。由此,可判断出汉平城县城的范围[3]:大体在操场城北部2/3的城圈内,东西长近980m,南北长约600m.平城宫城是在汉平城的外侧增筑了墙体,基本限于汉平城的规模,其南界距明大同府城北墙约400m.二、西宫不少学者认为,平城宫城是由西宫和东宫两部分组成的,其实不然。早在汉代,就有“东宫、
2、西宫”的称谓。东宫专指皇帝母亲皇太后或祖母太皇太后的宫殿,西宫则专指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场所,后世成为含有政治意义的专用名称。北魏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定都平城时,其母献明太后于皇始元年(396年)已崩,不存在为其母立“东宫”之事。另外,当时尚未明确太子制度,也没有建设后来的太子之宫---东宫。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把平城宫城称为“平城宫”,以便与新都洛阳的宫城名称相区别。因此,北魏平城的宫城就是沿用汉代“西宫”的称谓,专指皇帝在都城内办公和居住的场所,谓之皇宫,并无地域或方向的概念。道武帝迁都伊始,便规划了平城宫城的布局,“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1](P6
3、04)接着,便对宫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天兴元年,建天文殿。次年,建天华殿、中天殿、云母堂和金华室。以上三殿、一堂、一室是平城宫城中最早的一组建筑。天兴二年,建太庙、太社及西武库。天兴四年五月,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和鹿苑台。[1](P33-38)天兴六年,筑西昭阳殿。道武帝又筑天安殿(何时所筑,史无明载)。天赐元年(404年),“冬十月辛巳,大赦,改元,筑西宫”.[1](P42)此处“筑西宫”,是指对西宫城垣作了增筑。天赐六年(409年),道武帝病于天安殿,崩于斯。[1](P44)西宫是道武、明元两帝的办公、居住之所,亦是召开会议、朝会万国、宴请群臣的场所。史载,明元帝永
4、兴元年(409年),“十有二月己亥,帝始居西宫,御天文殿”[1](P50);永兴四年,“夏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宫,使各献直言”;神瑞二年(415年),“二月丁亥,大飨于西宫,赐附国大渠帅朝岁首者缯帛金罽,各有差”,等等。随着军事、政务活动的增多,明元帝想扩大西宫的规模和面积。对此,《魏书·太宗纪》记载,泰常八年(423年),“冬十月癸卯,[1][2][3][4]下一页ok3,南北宽31.5m.其西距今武定北路(操场城南北中轴线)东侧约90m,南距操场城东街(大同四中门前)约110m;二号遗址在一号遗址东北,二者相距150m,其西距定北路约200m;三号遗址在一号遗址之北,二者相距1
5、0m.专家考证,一号为太和殿前殿遗址,三号为太和殿后殿遗址,二号为太官粮储遗址,由一、三号遗址结合文献所载,可证平城宫城中的主殿皆为前、后殿制。[5][6]如文成帝“即皇帝位于永安前殿”,孝文帝“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等等。另外,以一号遗址为坐标参照系,以推想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平城宫城建筑的布局,如图1所示。“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宫城诸门。是说象魏(双阙)、乾元门、中阳门、端门、二掖门“夹建”于各殿堂之间。由此,乾元门是宫城正门(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其外是双阙。进乾元门向北,依次是朝堂、中阳门、端门及东西二掖门、太极殿。太极殿之西、东分别是西堂、东堂。东下一页ok3
6、,南距操场城东街约110m.估计东、西堂和太极殿的东西距离有150m,则太极殿应位于武定北路北部,南距操场城东街亦约110m.《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七年(492年),“……改作后宫,帝兴永兴园,徙御宣文堂”.[1](P171)魏晋邺城宫城中的后宫在主殿之北,平城宫城“模邺、洛、长安之制”,由此,太极殿之北是后宫。后宫西侧是永兴园,其内有经武殿、宣文堂。太和殿以南,依次是承贤门(思贤门)、皇信堂、白台。承贤门是太和殿的宫门,皇信堂是文明太后和孝文帝政务活动的主要场所,白台是皇家图书馆。白台西侧是朱明阁。原安昌殿之门为朱明门。建太极殿时,拆毁安昌殿,可能改建为太极殿东堂,朱明门则
7、饰以门楼,成为朱明阁,直侍之官由此出入。太极殿西堂之西应是思义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分布的区域。东明观在宫城北端,与太武帝所建的临望观相并列。《南齐书·魏虏传》尚载:“殿西铠仗库屋四十余间,殿北丝绵布绢库土屋一十余间……太官八十余窖,窖四千斛,半谷半米。又有悬食瓦屋数十间,置尚方作铁及木,其袍衣,使宫内婢为之”.[2](P984)“殿西铠仗库屋四十余间”指西武库“;殿北丝绵布绢库土屋一十余间”指丝绵布库;“太官八十余窖,窖四千斛”,指太官粮储(二号遗址处)。北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