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28558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浅论张仲景妙用薯蓣配茯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张仲景妙用薯蓣配茯苓【论文关键词】薯蓣;茯苓;肾气丸;薯蓣丸 【论文摘要】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张仲景在经方中将薯蓣与茯苓做的精当的配伍,揭示了其遣方用药的又一特色。 “薯蓣”即今之山药,其气味甘温,入脾肺肾三经。《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将其归结成这五大功能,其实多数来源于仲景在经方中对该药的应用,薯蓣在《金匮要略》中,共出现了五次,入三方,而每方中均与茯苓为伍。茯苓,其性味甘淡,入心脾肾三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仲景用之,在《伤寒论
2、》中二十七次,入八十一方,《金匮要略》中二十四次,入八十七方[1],正如《本经疏证》所言,其既能随气之阻而宣水,又能随水之淤而化气。现分析二药的配伍关系,具体如下: 1薯蓣健脾为主,辅以茯苓除脾湿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十六条云:“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芎穷、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
3、,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本条论述一切虚劳疾患。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故仲景重用薯蓣健脾,使脾胃得以健运,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究其茯苓一药的用法,其不但有健脾益气之效,更在于能除脾之湿邪,以助山药达到健脾的功效。 2薯蓣生津为主,辅以茯苓渗水气 薯蓣性平而不燥,因其富含津液,故为治疗内热消渴佳品,仲景亦用之,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第三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第十条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
4、主之。”栝蒌瞿麦丸方: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下便利,腹中温为知。本条论述的是下寒上燥之小便不利、消渴等症,盖因肾阳虚,气化失司,水停不行,上失润以生燥热而成。故宜温阳行水与生津润燥并用。方中薯蓣、瓜蒌根生津润燥以治其渴;茯苓、瞿麦淡渗利水以利小便;附子一味,能温阳生气,使津液上蒸,水气下行。方中重用薯蓣茯苓,一补一渗,薯蓣因多淀粉,可生津止渴,而茯苓起阴气,使补中有渗,这样便达到了滋而不腻,补利兼施,三焦兼顾
5、的作用。 3薯蓣滋肾为主,辅以茯苓伐水邪 《本草正》云:“薯蓣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肾得补,则开合有司,二便正常。补肾利尿,仲景亦用之,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十五条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八味肾气丸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痛等症,其中薯蓣甘温,甘能健脾胃,温能补肾气,即培后天补先天,
6、脾气健则水湿除,肾阳得复则气化利,妙在茯苓一味药,虽入脾经,用在此并非补脾,而取其益肾之功。肾恶燥,亦恶湿,过燥则水干,过湿则邪住,而精难生,用茯苓在肾气丸中,是因为其能伐肾中之邪水,进而助山药补肾中之真水,另外在于其能伐肾中之邪火,以助桂附补真火,从而达到肾气复、小便利的功效。经有曰:“治病必求于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别。肾者,因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被称为“先天之本”;脾也,通过受纳升降以化生气、血、津,进而奉养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明.《医家奥秘》曰:“古人有‘补肾
7、不若补脾’,又有‘补脾不如补肾’之说。夫补脾之药皆燥,肾恶燥;补肾之药皆湿,脾恶湿。世人又有依违两可之法,脾肾双补,用药半燥半润。总不明补脾、补肾之妙理也。”实际上脾肾相因,精气互生,二者乃是“先天促后天,后天滋先天”的关系,而病理上也同样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从上面分析补脾代表方薯蓣丸和补肾代表方肾气丸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医圣张仲景在调补脾肾用药方面,则是擅长用性味甘平的薯蓣,健脾胃,益肾气,避免了补脾之药皆燥,肾恶燥;补肾之药皆湿,脾恶湿的弊端。同时因为脾喜燥恶湿,肾恶水邪,故配以茯苓,一方面与薯
8、蓣相须而用,共凑健脾之效,另一方面,则淡渗利湿化水,以使薯蓣补而不敛湿。可见,其一补一泻,一涩一利,滋而不腻,补利兼施,从而达到了阴阳双补,脾肾同调之效。后世对其也应用广泛,如治疗遗精惊悸的妙香散,治疗脾虚湿盛的参苓白术散等,功效显著。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代医圣用药,和其精当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