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

ID:26473187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_第1页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_第2页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_第3页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_第4页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教学学》专业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指人类有意识地通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主指学校教育。指在专门的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由专业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体系完整、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3、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教育4、古代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内容是古典人文类学科

2、和治世之术,具有鲜明的保守性。4)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记硬背。5)出现了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萌芽,但未形成体系。5、人类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在夏朝已有“序校”殷商、西周有“学”等、6、现代教育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了广大的大众化道路目的的科学性班级授课为最基本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6、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①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③教育

3、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

4、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②教育的政治功能。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史恩呢个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香台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

5、育史提到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①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近、因材施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

6、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的教育基础上向前发展,后来的教育发展与以往的教育有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已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3、教育目的的社会

7、制约性:1、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5、试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这种观点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稳量。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