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72856
大小:1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工程地质作业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合工程实例谈对工程地质的认识姓名:朱志丹学号:21410109指导老师:经绯得分:结合工程实例谈对工程地质的认识[摘要]本文根据上海楼脆脆和刘瓦沟大桥焦方桥台位移两个工程实例,来谈谈施工前土层勘探的重要性。[关键词]楼脆脆;桥台位移;侧向应力一、上海楼脆脆事件2009年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一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整体倒覆。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个13层的高楼出现连根拔起的现象,底部明显的可看出拔起的桩基。而整栋大楼的结构损坏并不严重。据有关消息,该楼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地表沉降的现象,施工中采用了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根据工程地质学到的内容,大型建筑物的根基一定要落
2、在坚实的地层上,可以采用打桩的方法。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方确实是采用的这种方法。2.所体现的问题(1)根据现场的检验桩基的长度明显不够,根据相关规定高楼根基一般在18—20米之间。这样就直接导致该楼地基并没有处在坚实的地基上,容易出现沉降、倾斜等问题。(2)桩基出现了不同长度的折断,并且现场专家观察有些桩基中并未在其中发现钢筋。据相关专家分析倒塌原因是大楼所处的地区是河畔,由于大楼两侧均匀的沉降,导致楼两侧出现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3.问题分析(1)工程前期的地质勘探没有做好,要考虑到该楼盘处在河畔多为淤泥沉积,地
3、质疏松。应该准确的确定该地的坚实地层深度。(2)施工方偷工减料,不考虑这个地区复杂的地质情况,没有对地基进行固结等相关的处理。二、刘瓦沟大桥焦方桥台位移1.桥台位移发展过程刘瓦沟大桥焦方桥台于1971年12月开始施工,1972年8月竣工,竣工测量时,跨度和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但至1974年4月测量人行道板时,发现台顶比设计高程低32mm;同年12月复测时,又发现比设计高程低l50mm;至1975年4月为全线贯通测量时,台顶比设计低l59mm,向太原方向位移48mm,向下游(右侧)偏移l64mm,桥跨缩短48mm,证实桥台已产生向右方位移。2.地质状况刘瓦沟大桥桥渡区全
4、为三叠系二马营统砂页岩,以灰色和黄绿色砂岩为主,夹薄层紫红色页岩。由于桥址位于向斜构造轴部,有四条北东向的冲断层横穿桥渡区,破碎带宽数米至20多米,且因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产状多变。焦方桥台层理斜倾向小河,由于受河水冲刷,早期曾产生滑坡。但因时代已久,滑坡已趋稳定,周界极不明显,因而铁路勘测时未被查明。滑坡区第四系地层自上而下大致可分成以下三层:(l)新黄土,浅黄色,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层厚3-6m;(2)块石土由砂页岩的块体堆积而成,层厚约13-15m,块体大小极不均匀,大的直径达5-6m,小的成碎屑状,堆积体极松散多空洞,部分充填粘性;(3)粘土夹碎石,颜色混杂
5、,层厚2-3m,土质松软,层间央数层软塑状或流塑状泥化夹层,一般厚仅数厘米,强度滑坡体中,地下水埋藏较深,主要分布于块石土体底部,与粘土层交界处,在该桥台前坡脚处出露,日滴水量1.0ml以上。3.桥台位移原因分析焦方桥台变位后,在补充工作期间,经过详细勘察,桥台圬工及附近地面均未见明显开裂现象,因此分析桥台位移与基底下沉和侧向蠕动变形有关,主要原因为:(l)因桥台基础位于古滑坡体上,滑体主要由破碎砂页岩堆积物组成,该层极松散并有空洞,有的大空洞直径达0.7-0.8m,这些巨大的空洞在桥台自重的作用下,必然要产生压密,这是造成桥台下沉的主要原因。(2)基岩面以上粘土层,
6、呈可塑状,强度极低,层面向沟谷方向倾斜,倾角6°~11°,其倾向与线路成72°交角,与桥台位移方向一致,因此,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如桥台自重和填土超载等),促使堆积体沿粘土层面产生局部蠕动变形,这是造成桥台水平位移的主要原因。(3)基坑暴露时间较长,同时桥台椎体填筑时,先填左侧,导致桥台偏压,加强台身向右侧位移的侧向应力。4问题分析1.铁路通过山区越岭地段,由于地质构造较复杂,岩层破碎,地下水丰富,易于造成滑坡、错落和崩塌等堆积体。这样的堆积体结构松散,常含有软弱夹层,基底不稳,极大的影响了工程施工。对于这样的地质情况一定要查清堆积体的成因、结构特征和稳定性,并采取有效
7、的加固措施,防止墩台位移。2.地质勘探是个严谨的过程,该桥梁位移的原因就是勘探者应为该地形先前滑坡时间过久,周界不明而没有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勘测时完全没有查清该堆积体的结构特征,也没有发现该堆积体之下有倾向河谷的粘土(软弱)夹层,致使将桥台设计在古滑坡体上.造成整体下沉和位移。资料节选自:铁路工程地质实例,百度百科,新浪网新闻中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