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15477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批次摘要:会计政策是企业在遵守会计法规前提下的一种选择,是在会计法规的统一规范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会计法规规定的具体应用。企业会计政策是会计理论在会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桥梁与纽带。会计政策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会计报告的有用性有着极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定义、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如何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方法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企业现状存在问题途径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浅论会计政策选择 一、会计政策及
2、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地比较分析,从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要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使会计政策的具体方法存在多个备选方案,以便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二是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广泛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成为不可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实质上
3、是保护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二、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一)出于企业自身物质利益的考虑众所周知,当前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他们取得工资奖金的具体数据往往以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考核标准则往往是反映当前利润(亏损)完成情况的财务指标,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等,由于这些都是反映当期经营成果的指标,管理人员未取得更多的奖金以提高其限制,往往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二)出于企业管理者的政绩考虑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位待遇与其经营业绩挂钩,取得什么样的业绩就相应的什
4、么级别的荣誉称号:如中国优秀企业家到某个部门担任行政职务,这样,厂长经理们为了自己的仕途,就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另外,由于国有企业跟当地政府联系在一起,出于应和政府的偏好,企业管理当局也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三)出于筹措资金的考虑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要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银行确定企业的资信能力的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所以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急需贷款时,管理当局就会选择能够提高其资信的会计政策。(四)出于上市的考虑为了从证券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许多公司发行
5、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根据我国《证券法》等法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规定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格还是一种稀缺资源,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出现了耐人寻味的“10%现象”。(五)出于避免处罚的考虑6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批次上市公司并非公司股票一上市就万事大吉,由于经营者业绩不好会受到各种处罚。首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凡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公开作出解释道歉外,将停止上市公
6、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中国证监会还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果发现公司有意出具虚假盈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根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其次,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按目前情况,公司取得发行股票且上市交易的资格非常不容易,公司股票上市又被摘牌,不仅对股东是莫大的损失,而且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贵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因此,上市公司往往认为被摘牌的是多公司最严重的处罚,为保住上市资格,管理层往往会采取有利自己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目前,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做常用的策略是集中一个会计年度提前
7、确认损失和费用、延期确认收入。另外,利用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等方法转移不良资产,获取暂时收入,也是十分常见的手段。(六)出于避税考虑在一些内部人控制的国有企业,内部人认为“确保企业利益”会选择减少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另外,在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下,一些跨国企业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采取提高或降低交易价格的会计政策,以确保所缴纳的税收能够进入某一地方政府的口袋。三、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一)企业内部的因素 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从契约理论的角度 在契约框架下,企业被看作是理性主体之间的一组契约。这些主体包括股东、经理、债权人、职工、
8、政府、顾客、审计人员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