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47183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谈政治课中的人格养成教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政治课中的人格养成教育摘要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内外结合,进行人格教育;坚持日常化教育,形成个人习惯;加强学生友好与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将会非常有利于中学生的优秀人格的养成。关键词政治课人格教育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青年一代。中学政治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副重担。要培养广大青年优良
2、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就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1]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上,有些教师往往把力气仅仅花在正面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很少从人格和心理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
3、了机械的政治说教,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柔和在一起,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笔者认为,在政治课的人格培养中,应该做到:一、以人为本,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初、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重要阶段。他们所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激情,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逆反倾向”。[2]在今天,有部分青年学生,他们喜欢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
4、举动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儿来显示自己的“义气”。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老师在人格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多一些宽容和温暖,少一些简单和粗暴。譬如:某校的一位老师,为了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在班上试行“末位制”:每月末,由全体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结合每名同学的日常表现,选出全班公认的“末位生”,并当场“唱票”公布结果。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
5、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3]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目的是春风化雨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应该说这种“末位制”教育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中国有句老话叫“压而不服”。二、内外结合,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避免武断或一刀切式的作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社会个体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内在化,
6、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譬如,在今天的中学校园里,学生随口说脏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消除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一件举手可得的事情,他需要我们的德育老师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妥善地处理好。例如,某中学的老师为了消除这种不文明行为,悄悄将学生经常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录下来,在德育课上进行播放,希望通过脏话曝光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的行为。但是,并没有起到一药治百病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同的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恶意漫骂的、故意说脏话的、偶尔说脏话的和习惯说脏话的不同情况,应该区别对待,不应采取统一暴光的一刀切方式来处理,对于德育教师和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课堂和校园
7、环境,营造人人文明地交流语言的环境,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说文明话,学做文明人。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三、坚持日常化教育,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个人的习惯。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学问,还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强,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中国素有“三岁知老”、“从小看大”的说法,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非
8、常重视人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