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

ID:26250907

大小:62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5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_第1页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_第2页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_第3页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_第4页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区域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及产村单元探索陈挚杨潇摘要: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针对成都市域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意愿强烈及农村人口聚居度高、新农村建设加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区位势能的城乡统筹规划。区位势能由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对区位势能相近的区域进行城乡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关注区域内资源分配、产业分工协作,更好的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平原及浅丘地形的农村地区,提出产业园+新农村聚居点的产村单元模式,依托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布局新农村聚居点,对产村单元的规

2、模、类型、布局模式、配套进行研究,旨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公服市政配套的协调发展。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位势能,产村单元,城乡统筹1.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点今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该规划对今后几年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在这一背景下,新时期新型城

3、镇化的工作重点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1)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健全农技综合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3)新农村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方便农民生

4、产生活。保持地方特色与城乡风貌差异,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尤其要保障基础的教育、医疗资源及文化设施、体育设施配套。1.成都市域城镇化特征与传统规划的局限性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梳理总结地方城镇化特征,能更好的制定未来的城乡统筹规划,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成都而言,到2010年底,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1405万人,居全国第4位。近十年来,成都的城镇化发展出现了以下特征:2.1.成都市域城镇化特征1(1)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底,成都市城镇常住人口924万人,较2000年增长326万人。成都城镇化率

5、已达65.5%,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18个百分点,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2)农业就业比例高成都市主要从业人员仍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其从业人员比例高达28.21%。与此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人均收入提高。(3)农村人口聚居度较高,新农村建设加快2010年,成都市全市农村常住人口481万人,其中聚居148.7万人,散居332.3万人,聚居度达30.9%。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点多量大,建设速度不断攀升。据统计,成都市域已建或在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总共2101个,平均规模约700人(250户)。(4)本地农

6、业人口倾向于就地城镇化根据《2013年成都市城镇化民意调查》,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的意愿强烈,75.3%的镇村居民倾向于在本区(市)县居住,82.5%的镇村居民倾向于在本区(市)县就业;有搬迁意向的农村散居居民中,超过6成选择在本镇镇区/农村新型社区居住。图1成都市农村散居居民搬迁意向数据来源:《2013年成都市城镇化民意调查》1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域成都城乡总体规划1.传统规划的局限性在快速城市化这一历史背景下,成都平原将有大量农民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会选择就地城镇化;同时,成都也将成为接纳四川

7、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战场。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人口对生活、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及应对成都城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方面,传统法定规划从空间出发的规划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区域特征的判断不足,遵从行政区划进行规划编制,不能最大限度统筹区域资源、优化城乡格局;二是对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结合思考不足,对产业发展及相应的需求变化思考不足等。传统规划的局限性要求规划管理工作,在法定规划以外,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8、提出其他规划思路和路径,作为法定规划的补充,指导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及空间、资源布局,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观,统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进而推演出一种适用于平原及浅丘地形的农村地区产业、生活协调发展的产村单元模式,指导农村地区产村相融协调发展。2.1.新的区域观及规划方法3.1.区位势能理念的提出“势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物质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