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ID:25834904

大小:869.03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1-23

上传者:U-25932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项目名称: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犍为县恒辉石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四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项目名称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建设单位犍为县恒辉石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犍为县定文镇洪流村三组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614408建设地点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þ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B1019占地面积(km2)0.075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6.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6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建成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砂岩是一种沉积岩,由砂粒胶结而成的,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含量52%以上;粘土含量15%左右;针铁矿含量18%左右。世界上已被开采利用的有澳洲砂岩,印度砂岩,西班牙砂岩,中国砂岩等,具有无污染、无辐射、无反光、不风化、不变色、吸热、保温、防滑等特点。我国砂岩主要产地为四川及云南。四川砂岩的颜色是全中国最丰硕的,有红色、绿色、灰色、白色、玄色、紫色、黄色、青色等等。砂岩颗粒细腻,质地较软,非常适合作建筑、装饰用材。四川省犍为县罗城镇青狮建筑用砂岩矿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矿山为新设矿山。犍为县恒辉石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29日取得了该砂岩矿的开采权,采矿许可证号为C5111232016097130142986,矿区面积0.0755km2,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标高为545至495m,生产规模为3万m3/年。51 项目进行建筑用砂岩开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项目应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犍为县恒辉石业有限公司委托x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即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B1019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业。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均不在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之列,为允许类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三、规划符合性分析1、与《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项目进行建筑用砂岩矿的开采,砂岩矿属于非金属矿。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非金属矿产类的要求为:“限制开采重晶石、萤石、石墨、菱镁矿、滑石、富磷矿等矿产,限制开采岩盐、芒硝等供过于求的矿产。严格控制采矿权设置,控制新建扩建水泥用灰岩矿山企业,严禁随意扩大生产规模,严禁将优质水泥用灰岩和白云岩作为普通建筑碎石开采。”项目开采的建筑用砂岩矿不属于限制开采的矿产。项目矿山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不在《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划定的重点开采区、鼓励类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范围内,为允许开采区,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2、与犍为县规划符合性项目位于犍为县城34°方向,平距约18km的罗城镇境内,矿区有约6Km乡村公路与犍为~罗城公路相接,不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同时项目取得了犍为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11232016097130142986),有限期限为2016年9月29日至2023年11月29日,允许本项目在圈定的矿区范围(0.0755km2)内进行建筑用砂岩矿的开采。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地规划。51 3、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府发〔2016〕45号),本项目选址不在盆中城市饮用水源—土壤保持红线区内。根据乐山市生态红线分布图(见附图),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四、选址合理性分析(一)矿区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地处农村环境,周边以山林、农地为主,无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水源保护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矿区有约6Km乡村公路与犍为~罗城公路相接,距犍为县城约25Km,区域交通较方便。项目选址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的符合情况如下:表1-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表序号要求本项目符合性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符合要求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矿区所在乡村公路到犍为~罗城公路有6Km,距离较远,且区域地势起伏,不在其可视范围内,符合要求。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符合要求4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可恢复,符合要求5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不在限制区内,符合要求6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项目区域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符合要求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禁止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项目选址符合要求。根据本次监测的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监测资料,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较好。项目矿区所在区域的农户较少,但矿区范围内有2户农户及邻近矿区边界50m范围内有551 户农户,对本项目构成一定的制约。企业租赁矿区范围内的农宅作为办公生活用,通过优化平面布置,将表土堆场、废石料堆场和运输道路等设置在距周边居民较远处,对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布苫盖等措施后,可有效减小开采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综合上述,项目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减缓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后,项目选址合理可行。(二)堆场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安监[2012]135号)文件要求,废土石场选址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本项目废石堆场只起到暂存和周转的作用,不永久堆存。废石临时堆场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开展安全条件论证工作。废石堆场建设项目在立项选址时应当进行安全条件论证。2、废石堆场的选址除应遵守有关技术规程外,还应重点论证堆场地质、地形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及建设项目对堆场下游存在居民和工业设施的安全影响,防止出现危及下游居民、重要工业设施及废石堆场运行安全的重大隐患。3、废石堆场建设项目选址安全条件论证应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经审查合格的,由安全监管部门作出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合格意见书并及时抄报同级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对于该矿区犍为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制了《四川省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本矿山的评价结果为: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矿山生态环境属良好类型、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中等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该项目设置的表土临时堆场和废石料堆场均设置在矿区内低洼地段,该处岩层地坚硬,稳固性较好,堆场设置符合建设废石堆场的技术规程。在采取相关水土保持措施和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工作后,不会出现危及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重大安全隐患,不会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堆场所在区域为非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废石堆场选址比较合理。51 五、矿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包括开采区、堆场和公辅设施,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项目矿区内西北侧已有村道同矿区相接,企业将原料堆场设置在矿区北侧村道旁有利于产品外运,修建的矿山公路覆盖整个矿区,利于施工。企业将在矿区东南侧山下设置抽水池,抽取山泉水用于生产,并在拐点12旁现有水田处修建蓄水池,用于储蓄生产用水。表土堆场设置在矿区中部拐点2~4之间的凹陷区域,并设置围挡和进行覆盖处理。废石料堆场设置在表土堆场旁,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布苫盖,定期洒水抑尘可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沉淀池利用小采坑建设,靠近开采区,便于废水的收集、处理及回用。项目员工办公生活利用租赁的农户的房屋,其位于矿区内,利用生产的管理。综上,项目平面布置可确保工艺物流顺畅,满足环保要求,合理可行。六、项目概况1、矿山概况四川省犍为县罗城镇青狮建筑用砂岩矿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位于犍为县城34°方向,平距约18km,矿区中心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4°02′27″,北纬:29°20′42。矿区有约6Km乡村公路与犍为~罗城公路相接,至犍为县城约25km,交通较方便。矿山为新设矿山,犍为县恒辉石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29日取得了该砂岩矿的开采权,采矿许可证号为C5111232016097130142986,矿区面积0.0755km2,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标高为545至495m,生产规模为3万m3(7.2万吨)/年。矿区范围由22个拐点圈闭形成,其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号XY拐点号XY备注(1980西安坐标系)132478833540685912324785635406677矿区面积:0.0755km2;设计生产规模:3万m3/年;开采矿种:建筑用砂岩;开采深度:545m~495m232477743540672613324786835406736332476783540675114324793735406772432476483540671315324798035406803532475773540674316324794635406864632475183540673217324790235406897732474933540668318324789035406939832474133540669019324784835406988932474153540665920324778435407002103247605354065592132477553540696111324765835406570223247826354069192、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51 项目建成后,矿区内主要包括开采区和堆场,项目员工办公生活利用租赁农户的设施。项目配置有割槽机、割底绳锯、挖机等进行砂岩的开采,生产采用剥离表土、湿法切割、打眼、切割成块、汽车转运至企业石材加工厂的方式。本项目矿山工程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配套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项目组成。项目组成见表1-3。表1-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砂岩开采矿区面积0.0755km2,可利用储量27.2万m3,年开采建筑用砂岩矿3万m3,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用湿法切割方法,不进行爆破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建筑废渣切割噪声、打眼粉尘、废石料、湿法切割淋漓水、矿坑水、表土剥离的废土公用工程供电由当地供电设施引入,修建10m2配电房,并配置1台100KVA变压器。噪声供水抽取井水和收集的雨水作为矿区水源,修建一座循环水池(蓄水池2400m3)/办公生活设施利用租赁农户的设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储运工程原料块石堆场1个,占地面积200m2。扬尘表土堆场1个,占地面积2000m2。扬尘废石料堆场1个,占地面积400m2。扬尘矿山公路3km,宽4.2m扬尘、噪声环保工程防尘水池1个,容积20m3,主要用于采场内洒水抑尘、湿式切割用水的暂存。/雨水收集池2个,用于收集矿区初期雨水,容积各20m3。沉淀水池1个容积100m3,用于生产废水及矿坑水的收集沉淀处理沉砂、废水矿区截洪沟废水各产噪设施进行降噪、消声、减振等处理噪声备注:项目不在矿山内进行车辆维修、不涉及柴油存储,不设车辆维修间和危险化学品暂存间。3、产品方案及运输(1)产品方案项目产品为砂岩块石原料,产品规格及产量见下表。表1-4项目产品规格及产量产品尺寸规格(单位:cm)用途产量长宽厚砂岩块石原料80-12080-12080-120加工成砂岩板材或条石用于道路、房屋修建等3万m3/a(约7.2万t/a)(2)产品运输51 项目产品由汽车运输,每天运输12车次,每车运载量为20t,年运输量为7.2万t/a,运至定文镇洪流村3组公司石材厂内进行切割加工,运距16Km。4、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1-5。割槽机、割底绳锯、挖机表1-5主要生产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电力割槽机37KW8台2割底绳锯37KW2台3180挖机/1台4电钻KHYD1502台5水泵100WQ100-25-113台6装载机/1台5、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1-6。表1-6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类别年耗量来源主(辅)料建筑用砂岩矿7.2万t/a项目矿山开采能耗电10000KW•h/a当地电网水地表水1590m3/a矿区生产用水为收集的雨水,员工办公生活用水来至山泉水。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供电本项目用电接当地电网,矿山配备有一台100KVA变压器,为矿区作业供电,能满足厂区用电负荷。(2)供水项目矿区主要用水单元为生产补充用水和员工办公生活用水,项目生产用水为湿法切割用水和进出车辆冲洗用水。生产用水由矿坑集雨水补给,采用水泵输送。员工办公生活利用租赁的农户设施,生活用水来自山泉水。全厂用水情况估算见表1-7。表1-7项目各用水对象及用水量统计使用对象用水量标准数量单位日用水量(m3/d)办公用水0.03m3/人·d10人·班/d0.3生产补充用水开采切割、车辆冲洗///5总计/5.3(3)排水项目厂区实施"雨污分流"制。为防止降雨时地面径流进入51 露天采场,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企业在矿区四周设置截洪沟,在边坡后缘及两侧设置排水沟。为防止降雨时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进入表土堆场,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水质污染,表土堆场四周修建排水沟,截排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开采切割废水、进出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采切割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汇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开采切割工序;矿坑水主要为收集的雨水,矿坑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区生产用水;生活污水经农户自建的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排放。项目水平衡情况见下图1-1。图1-1项目水平衡图(m3/d)(4)通讯采用1部无绳座机和个人手机,组成生产及调度电话通迅系统。7、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工作班制为1班制,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年运营300天,夜间及午间不进行生产,雨天不生产。项目员工均为当地居民,食宿在家,矿区内无食堂和宿舍。七、矿区建设条件根据项目《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地质、水文地质等建设条件情况如下:1、气象水文犍为县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7.5℃,无霜期长达333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1.3毫米,光照充足,年51 平均日照957.9小时。区内季节性冲沟较发育,均呈“U”字形,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以径流或片流的形式短时间汇入低处,排泄条件较好。2、矿区地质(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及少量第四系(Q4)分布。现由新至老介绍于下:①第四系(Q4)厚1m主要是零星分布的残坡积砂岩碎块、砂土、亚砂土等,多分布于地势低洼地段。②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厚0~69.4m黄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细粒石英砂岩,该石英砂岩岩屑含量较高。岩单层岩石厚度约20cm~60cm不等。建筑用砂岩矿层即赋存于该套地层中。③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厚161.5~215.6m上部为灰绿、紫红色泥岩;中下部为灰色薄层-中层状灰岩,介壳灰岩、泥灰岩夹紫色、紫灰色钙质泥页岩;该套地层在区内较厚。区内未见明显断层,地质构造简单。(2)构造工作区位内整体呈单斜构造,地层产状86°∠4~6°,区域上未见大的构造体通过,但区内岩石裂隙较发育,经野外调查,测得两组节理LX1、LX2,分别为:LX1:223°∠86°,1~2m/组、LX2:13°∠64°,2~4m/组。(3)矿体特征矿体呈层状赋存于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地层中,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颗粒、长石、岩屑、泥质等;矿体走向上延伸大于500m,沿倾向延伸大于600m,矿体平均厚度约9.8m,矿体倾角较缓,矿体产状:86°∠4~6°。矿体延伸较稳定。(4)矿石质量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矿石矿物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长石云母片及高岭土。该矿权范围内之细粒石英砂岩硬度可满足建筑石材(型材及碎石)的质量要求。该矿体无共生矿物。3、区域稳定性51 根据记载,区内地震活动以弱震为主,中强地震少有发生,具破坏性的强震尚无记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评价,评价区所处犍为县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活动峰值加速度0.05g,矿山地面建筑抗震应按6度设防。从区域构造资料分析,本区及周边地带无大的活动性断裂构造,不具备引发较大地震的可能性。区域内断裂不发育,属稳定区,区域地壳完整性好。4、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区内季节性冲沟较发育。均呈“U”字形,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以径流或片流的形式短时间汇入低处,流入两无名塘中。拟设矿权采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其采深范围+545m~495m,采场最低标高495m,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465m)。由于矿体分布于山坡,其含水性弱,有限的基岩裂隙水对采矿影响微弱。(2)地下水矿区主要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岩性为一套内陆相沉积形成的细粒石英砂岩以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矿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其次为潜水、层间承压水。根据各岩层的含水性及对矿床充水的关系分述于后:①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主要为残坡积物,平均厚约1m,多为粉质粘土夹砂石碎块。富水性较好,矿层近地表均为该含水层,但由于其厚度薄,含水量少,同时开采过程中预先剥离,因此对采场影响较小。②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孔隙裂隙水岩性主要为细粒石英砂岩夹泥岩。矿层位于该套地层中,孔隙裂隙水分布于细粒石英砂岩中,其次为潜水、层间承压水,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但由于矿区岩层产状较缓,矿体底板的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在最低采高495m以下),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导致地下水一般不发育。矿山开采方式为露采,有限的基岩裂隙水对矿山采矿影响甚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5、工程地质条件51 矿区矿层主要为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矿体与地形为切向坡,矿区斜坡稳定性一般,矿体开采发生掉块、垮塌、顺层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小,矿山开采基本不存在灾害隐患。项目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八、项目开采方案(1)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矿山采用剥离超前,水平分层,沿矿体走向开采,垂直矿体走向推进的台阶式采矿方法,采用专用机械切割的开采工艺,设计矿山资源回采率75%。(2)开采顺序:以+540m水平作首采段,采矿西~东推进,设计开采台阶高度为10m,台阶坡面角度为80度,从上至下开采。(3)工作面布置:采用垂直或斜交矿体走向布置工作面,平行或斜交矿体走向推进。(4)开拓运输:采用公路运输开拓方案。沿矿权将修建公路至矿区顶部首采平台540m水平。采场内人工装车,可用拖拉机或农用汽车直接在阶段平台上装车。运至矿石堆场后用汽车向外运输。矿山公路路面宽度>4m,坡度<12%,回头湾道半径≥10m。(5)采场要素:①最低开采标高:+495m②台阶高度:10m③安全平台宽度:6m④台阶坡面角:80°⑤采场底盘工作线最小宽度:40m⑥开采终了边坡角:50°(6)剥采比:0.45:1(7)采场工作帮管理:工作帮边要进行敲打和淸挖,再进行作业。(8)工作平台管理:工作平台要坚实平整,最大台阶平面角小于1度,向内倾斜,在内侧设置水沟,将地表水引出采场工作区范围,平台内要留宽不小于1m的人行道。平台内岩石堆积高度或堆码高度不得超过2.0m,岩石呈自然安息状态堆放。平台内贮存岩石堆码占地面积不超过工作平台面积1/5,靠近边坡堆码与坡顶线最小距离不小于2.0m,人员严禁站在矿堆上作业或休息。51 (9)在采掘过程中选用自上而下的开采方式,参照相关规范,以安全为标准,控制好最终边坡角,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同时要切实加强对采掘边坡的管理,要尽可能的采取绿化护坡,必要时还应对可能失稳的地段实施工程护坡。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矿山本次为新设置。经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内无表土剥离现象。项目矿区内未发现规模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基本稳定。5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犍为县地处岷江江中下游,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43´35˝~104°ll´48˝,北纬29°0l´02˝~29°27´47˝。县东北与荣县交界,东南与宜宾县为邻,两南与沐川县相交,两北与五通桥区、井研县毗连。县城玉津镇在岷江两岸,中心位置东经103°56´47˝,北纬29°12´43˝,距乐山市58千米,距成都市183千米,由国道213线连接;江水环流其东北面,城南为平坝,城西为丘陵。本项目选址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犍为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县有众多山脉,呈起伏不平的丘陵、低山地形。除岷江两岩及岷江、马边河三角地带形成冲击平坝外,大多数为丘陵和土地。根据地貌类型成因和地表形态特征,可分为缓丘宽谷、单斜低丘中谷、馒头状中丘中谷、单斜中丘中谷、坪状低山峡谷和近代河流冲积平坝等6个地貌单元。3、区域地质与地震矿区属于丘陵地貌,矿区所处海拔高程约510m~540m,相对高差约30m。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区域在犍为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矿山地面建筑抗震应按6度设防。4、气候、气象拟建地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风向多为西北风,平均风速为1.5m/s,以静风为主,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常年主导风向:NW年平均风速:1.5m/s静风频率:38%多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8℃51 年平均降雨量:1199.8mm日最大降雨量:180.0mm多年平均气压:969.1mb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日照时数:1079.1h年无霜期:333天5、水文乐山市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是岷江水系,以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为主干,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乐山市城区汇合,然后向南流去。犍为县境内水系发达,以岷江、马边河为主干,大小河流30余条,容水总量836亿立方米,水能(不含岷江)蕴藏量达6万千瓦。6、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1)土地资源当地土壤类型第四纪冰川沉积物,主要土壤类型有冲击土、灰棕紫土、红紫土、红棕紫土,大部分面积是棕紫土、红紫泥。冲击土分布在马边河及小溪河沿岩;灰棕色土分布在岷江河谷地带、红紫土分布在龙区各乡、棕紫土分布在环状、与龙区各乡相邻、红棕紫土分布在四平、大桥、玉屏、下渡等乡。(2)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21.7%,活立木蓄积量达140.2万立方米,县内主要野生动物中哺乳类动物有:黄鼠狼(鼬)、野兔、野猫、蝙蝠等;鸟类有乌鸦、燕子、麻雀、竹鸡、鹌鹑、黄莺、猫头鹰、画眉、白头翁等;爬行类有蛇、蜈蚣、晰蜴、鳖等;两栖类有蛙类、癞蛤蟆(蟾蜍),鱼类有鲫、青波、鳜、黄、鲢、黄辣丁、桃花鱼、红尾子、黑尾子、鳝、鳅等。据调查,评价区域内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主要呈现人工农业生态区,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植被以农业植被和人工林为主,不涉及基本农田,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动物。建设项目周围评价范围内无需特殊保护的野生动植物。7、矿产资源犍为县地处威西盐矿富集地带,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岩盐、石灰石、石英砂、陶土,另外还有天然气、石膏、泥炭等矿藏。煤炭是犍为主要矿产,大部分分布于威远的穹窿铁山背斜、寿保短轴背斜及峨马复式背斜大凉山余脉。原煤储量约1.25亿吨,有“川南第一煤”之称,年产原煤350万吨以上。岩盐主要分布于南阳、竹山、罗城、寿保等地,储量约60亿吨,矿层平均厚度24米51 。石灰石分布多处,储量集中,基本与煤炭同地蕴藏,储量为10亿吨。石英砂多分布于石溪、塘坝乡一带,总储量达5500万吨。陶土主要分布于西部及东北部,储量大。天然气可采量达150亿立方米,且品质高,不含硫、汞等有害物质,甲烷含量95%以上,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优质天然气。石膏等矿产资源储量也较为丰富,为县域域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据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地等敏感保护目标。51 环境质量状况(表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根据本次工程的特点及项目外环境关系,为了解工程所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特委托犍为县环境监测站于2017年1月18日至24日对该项目建设地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及声环境质量等进行了监测。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报告见附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监测点布设本矿区位于山区,矿区距犍为县城区直线距离约18km,距犍为县罗城镇集镇直线距离约5km,附近无大气污染源。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和当地气象特征,现状监测共设置1个大气监测点,监测点位于项目所在地。具体点位布置见附图监测布点图。1.2监测项目及频次监测项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频次:连续监测7天,监测频率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时间频率进行,具体见表3-1表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各监测因子频率一览表监测因子取值时间监测频率NO2、SO2小时平均每日采样四次,具体时间如下:1:00~2:007:00~8:0013:00~14:0019:00~20:00TSP、PM10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采样时段为7:00~20:001.3检测方法及方法来源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标准执行,见表3-2。表3-2环境空气及废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污染物名称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检出限(mg/m3)SO2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0.009NO2GB/15435-19950.00951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TSP、PM10中流量采样重量法GB/T15432-1995万分之一分析天平0.0011.4监测结果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最大浓度值占标率,定义为:Ii=Ci/C0i式中:Ci……某评价因子最大监测浓度,mg/Nm3;C0i……某评价因子评价标准,mg/Nm3监测统计结果列于表3-3。表3-3项目区大气监测结果及评价统计表单位:mg/m3采样点监测项目1小时浓度值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样品数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浓度范围(mg/m3)样品数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1#SO20.028~0.064280.1280////NO20.016~0.031280.1550////PM10////0.085~0.10570.7000TSP////0.098~0.11870.39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日平均≤0.15mg/m3,TSP日平均≤0.30mg/m3,SO2小时平均≤0.50mg/m3,NO2小时平均≤0.20mg/m3。1.5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属于二类功能区,大气环境中的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由表3-3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的SO2、NO2、PM10和TSP的质量指数Ii均小于1,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1监测布点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现状监测共设置8个噪声监测点,设置如下:矿区各边界:东面边界(1#);南面边界(2#);西面边界(3#);北面边界(4#)敏感点:东北面农户处(5#);东南面农户处(6#);西南面农户处(7#);西面农户处(8#)2.2监测方法及频次51 按《声环境噪声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进行监测,使用HS6288E型噪声统计分析仪监测。于2017年1月18日和19日共监测2天,昼间及夜间各一次。2.3监测结果表3-4声学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表单位:dB(A)日期点位时段1月18日1月19日标准评价1#昼间46.447.1≤60达标夜间37.838.2≤50达标2#昼间48.048.3≤60达标夜间39.039.4≤50达标3#昼间47.147.5≤60达标夜间38.129.3≤50达标4#昼间44.043.5≤60达标夜间34.734.0≤50达标5#昼间43.242.9≤60达标夜间33.333.5≤50达标6#昼间44.945.1≤60达标夜间35.435.5≤50达标7#昼间47.647.9≤60达标夜间37.037.3≤50达标8#昼间46.847.2≤60达标夜间34.935.4≤50达标2.4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所地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由表3-4的监测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各监测点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满足声环境功能区要求。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通过调查可知,矿山地表无地裂缝、地面沉降、山体开裂等现象,对土地利用面积影响较轻;现无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土壤污染不大,水土流失轻。矿区内主要以商品林地为主,不涉及公益林地,树木主要有巨桉、柏树、竹,期间有灌木和杂草,自然生态环境较好。51 采矿区内无大型野生动物及古珍稀植物,无特殊文物保护单位。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古树名木,应依法进行保护。评价区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需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其他生态敏感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矿山位于偏僻的山村山埂上,项目周围人烟稀少,项目矿区内北部有1户住户,南部有2户住户,业主已与当地居民签订租赁协议,将矿区内农宅租做办公用房。项目矿区周边有零散住户,距矿区边界水平100m范围内有10户住户,其中5户位于山埂上,5户位于山埂下,存在高差约15m~40m。矿区的西北部有一乡村道路沿山埂穿过,其余为农地和林地,区域内不涉及古大珍稀植物和保护的陆生生物。项目区域无明显的地表水,周边农田灌溉用水取自周边水塘,水塘水主要为集雨水。项目区域内无集中式取水点(住户用水为周边山泉水)。根据犍为县林业局证明文件可知,该矿区范围内包含5.8484公顷林地,均为商品林地,矿区范围内未涉及公益林地。本项目外环境关系详见项目平面外环境关系图。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表3-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保护目的和级别环境空气住户(2户)东北面山埂上30m满足(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住户(1户)西北面山埂上50m住户(2户)东南面山埂上15~40m住户(1户)西面山埂下30m住户(2户)西南面山埂下50m住户(1户)南面山埂下70m住户(1户)东南面山埂下100m青狮村零散住户矿区边界周边500m范围内声环境住户(2户)东北面山埂上30m满足(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住户(1户)西北面山埂上50m住户(2户)东南面山埂上15~40m住户(1户)西面山埂下30m住户(2户)西南面山埂下50m住户(1户)南面山埂下70m住户(1户)东南面山埂下100m51 青狮村零散住户(11户)矿区边界周边100~200m范围内地下水地下含水层(无泉点及水井)/矿区地下范围满足(GB/T14848-93)标准地表水//满足(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生态环境生态植被矿区边界周围300m范围内/输电线路矿区输电线矿区范围内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级别如下:环境空气: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空气环境质量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噪声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该区域声学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质量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地表水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该区域地表水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该区域地下水质量等级,即评价区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水域标准要求。51 评价适用标准(表四)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域功能标准。标准名称代码、级别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pH:6~9;COD≤20mg/L;NH3-N≤1.0mg/L石油类≤0.05mg/L;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标准名称代码、级别标准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0.50mg/m3;NO2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0.20mg/m3;PM10日平均浓度限值0.15mg/m3。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表1中2类标准。标准名称代码、级别标准限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082类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以不改变土壤侵蚀等级类型现状为标准;地质灾害以不产生新的地质灾害为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项目排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评价标准pHSSBOD5CODCrNH3-N石油类色度《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6-9≤70≤20≤100≤15≤5≤50大气污染物: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名称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排气筒(m)二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最高点浓度1.0噪声:施工期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营运期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标准名称代码、级别标准限值《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5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相关要求。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家关于总量控制指标的相关规定和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议本项目不下达污染物总量控制。5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表五)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主要包括采坑排水、土地平整、基础工程,主要建筑设施修建、设备安装等环节。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见图5-1:图5-1施工期工艺及产污环节流程图二、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项目开采的矿种为建筑用砂岩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由于当地砂岩矿质地疏松,可直接切割开采,不需进行爆破。石材开采包括表土及风化层剥离、切割、打眼和装载转运过程。开采前先进行表土剥离,项目矿区矿体基本裸露,剥采比为0.45,剥离工作主要是剥掉矿体上部之覆土及强风化层,为采矿工作做好准备。剥离的表土暂存至表土堆场,用于服务期满后的迹地恢复和绿化种植覆土。开采时,开采人员采用切割机对砂岩矿体侧面和正面进行切割,然后人工用钻机打眼,通过振动使石块从矿上松动和分离。采场内人工装车,用拖拉机或农用汽车直接在阶段平台上装车,运至石料堆场后用汽车向外运输。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如下:51 图5-2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示意图主要产污工序一、施工期1、施工噪声:主要是设备运行噪声;2、施工扬尘:施工期场地平整过程会产生扬尘,建筑垃圾和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堆放及施工过程也有扬尘产生;3、施工废水:公辅设施修建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4、施工固废:主要来源于施工中产生的铁屑等建筑垃圾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二、营运期1、废气:切割粉尘、打眼粉尘、堆场扬尘、运输扬尘。2、废水:开采切割废水、矿坑集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3、固废:表土剥离产生的废土、矿体开采过程产生的废石料、沉淀池沉砂、生活垃圾。4、噪声:切割噪声、水泵噪声、汽车运输交通噪声。三、施工期污染物治理及排放情况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以下几个过程:场地平整造成的扬尘,建筑材料(水泥、砂子等)装卸、堆放和搅拌等过程,呈无组织排放。施工单位拟采取的措施为:建筑材料轻装轻卸;渣土和建材运输车辆遮蔽处理,防止尘土和水泥等建材颗粒飞扬和沿途洒落;对洒落的散装物料应及时清除;定期对施工现场的裸露地面进行洒水抑尘,以减轻二次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2、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以下环节:运输车辆冲洗、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的冲洗产生的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51 本项目在施工现场进行建材冲洗和浇注混凝土、墙体表面喷洒等施工作业过程中将有施工废水产生,其中含有大量泥砂,悬浮物浓度较高,因此项目在施工地设置污水沉淀池,使施工废水经沉淀除渣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池内泥浆弃土定时挖出与建筑垃圾一起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同时,施工期中不在项目范围内进行机修活动,加强对车辆和机械汽油、机油跑冒滴漏的收集,减少油类污染。项目施工人员利用租赁的农户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农户自建的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3、施工固废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砖等建筑垃圾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中钢板、木材等分类收集,定期由交由废物收购站处理;废砖、含砖砂石的渣土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至当地制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至垃圾箱后,由专人清运至当地垃圾集中收集点。4、施工噪声施工用机械设备有:装载机、运送建材、渣土的载重汽车等,其噪声源强在75-90dB(A)范围内,均系强噪声源。施工单位采取的措施为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安排工序,夜间和午间休息时间不施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四、运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废气产生及治理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切割粉尘、打眼粉尘、堆场扬尘、运输扬尘。(1)切割粉尘项目开采过程使用切割机,切割机上配套有水管进行湿法切割,抑制粉尘产生,因此,切割过程粉尘产生量很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2)打眼粉尘本项目采用人工打眼,打眼过程,打眼孔处会产生粉尘,粉尘产生量较小,约0.01t/a,呈无组织排放。(3)堆场扬尘项目堆放主要包括砂岩矿的堆放、废石料的堆放和剥离表土的堆放。项目原料及产品均为大块条石,生产采用随采随用的方式,产品一般当天运走,堆放的次数及堆放量较少。项目地势较低,不易形成强风,因此不容易起尘。此外,企业拟对表土堆场和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苫盖,对堆场定期洒水抑尘。采取以上措施后,堆场扬尘产生量小。(3)运输作业产尘51 矿区内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扬尘。企业拟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控制运输行车速度、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等措施,以减少运输扬尘产生。2、废水产生及治理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为防止降雨时地面径流进入露天采场,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企业在矿区四周设置截洪沟,在边坡后缘及两侧设置排水沟。为防止降雨时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进入表土堆场,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水质污染,表土堆场四周修建排水沟,截排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矿区内雨水经导流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处理后暂存并用于项目生产。项目废水主要为开采切割废水、矿坑集水、进出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1)开采切割废水项目矿山开采切割机配有水管,切割时对切割部位进行淋漓,以抑制粉尘产生。开采切割废水产生总量约5m3/d,废水经过导流沟汇入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循环水池,循环使用。沉渣用于后期回填,废水不排放。厂区设置废水沉淀池1口,容积20m3,循环池1口,容积约2400m3,确保项目开采加工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回用。(2)车辆冲洗废水项目矿区出口拟设置冲洗设施,进出车辆经过时车轮进入冲洗水池,冲洗掉表面的泥沙等。进出车辆冲洗废水量约2m3/d,废水主要含泥沙浆,车冲洗废水经导流沟收集后排入项目沉淀池处理后,在冲洗水池循环使用,不排放。(3)矿坑集水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类型分为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富水程度为中等的、弱的,且项目开采面处于丘陵山区的山顶面,岩层地下水富水性差、水量小,因此项目坑坑集水主要为雨水。项目将矿坑集水用于矿石开采切割、废石料破碎降尘和车辆冲洗,不外排。(4)生活污水项目场区员工10人,场区不设食堂和住宿。员工办公生活利用租赁农户的设施,生活用水量以0.03m3/d·人计、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产生生活污水约0.27m3/d,经农户自建的旱厕收集后用作周边农田施肥,不排放。3、噪声污染物排放及治理51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切割机、钻机、水泵、运输车辆,噪声值在80-95dB(A)。各主要产噪设备噪声源强见下表。表5-1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噪声值[dB(A)]1割槽机8台952割底绳锯2台953电钻机2台854挖机1台855装载机1台856水泵3台80企业拟采取的降噪措施为: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平面布置,移动高噪设备,企业对其安装可移动围护挡板。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午间(12:00~14:00)和夜间(20:00~06:00)不生产;合理安排运输路线,控制运输速度,尽量避开医院、学校、集中居住区等区域,若必须经过,则必须进行限速,禁止鸣笛,确保噪声不扰民。4、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项目固废主要为表土剥离产生的废土、矿体开采过程产生的废石料、沉淀池沉砂、生活垃圾,均属一般固废。(1)表土剥离废土项目矿区面积约0.0755km2,矿体基本裸露,项目所在矿区表土层较浅,厚约1m,多分布于地势低洼地段,主要是零星分布的残坡积砂岩碎块、砂土、亚砂土等。剥离工作主要是剥掉矿体上部的少量覆土及强风化层,剥离深度平均约0.3m,产生剥离表土约22650m3。企业设置1个表土堆场用于剥离表土的暂存,堆场位于矿区低洼地段。评价要求项目将剥离的表土及时回填采空区,做植被恢复。由于表土堆放过程中会产生扬尘,且由于降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评价要求企业对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并用防尘布苫盖进行覆盖处理,表土堆场四周设置排水沟,截排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排水沟接入沉淀池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2)废石料采矿损失按5%计算,项目矿体开采产生的废石料量约3600t/a,暂存在矿区废石料堆场,用于采空区矿坑深埋回填,再表面覆土。项目矿区内拟设置1个废石料堆场(400m2),废石料堆放周期约1年,在矿区堆放量较小。废石料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废石风蚀后,会产生扬尘。评价要求企业对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表面设置防尘布苫盖,定期洒水抑尘。51 (3)沉淀池沉砂淋漓废水和矿坑雨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沉渣以废水的5%计,约75t/a,经打捞清掏后,用于矿区采空区回填。(4)生活垃圾项目劳动定员10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产生量约为5kg/d(1.5t/a),属于一般固废,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专人送至当指定的垃圾收集点。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情况见下表。表5-2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去向固废固废性质产生量处置措施表土剥离的废土一般固废3160m3/a堆放在表土堆场,用作采空区回填复垦废石料一般固废3600t/a采空区矿坑深埋回填沉淀池沉砂一般固废75t/a清掏后用于采空区回填生活垃圾一般固废1.5t/a送至当地指定垃圾收集点5、地下水污水防护措施项目不会产生含油(矿物油)废水,场区废水主要含砂,且经过有效收集,可确保不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6、生态破坏及保护措施该项目矿区范围面积为0.0755km2,其中包含5.8484公顷商品林地,其余为田地及荒坡。采矿会对本区域内的林地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评价要求企业需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有以下:(1)明确开采范围,禁止工人进入非开采区活动,禁止越界开采,严禁烟火和破坏植被活动。分片区开采,边开采边绿化,先将剥离的土壤回填到已开采完的片区,再将剥离的植被移植过去,同时进行人工浇水、施肥,尽量保持绿化覆盖率。露天矿场的开采位置方式应考虑山体泄洪和预防水土流失。废石堆放地点不应堵塞泄洪道。并应考虑雨水的冲刷是否可能带走废石,以及对农田可能造成的危害。(2)补偿措施生态影响的补偿通常可分为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如在开采区附近区域中较稀疏的灌丛地植树;在开采区附近区域裸露地植树种草;在开采区附近区域稀疏的林地适当增大树木密度;在开采区附近区域种植乔灌草适合的植被等以防止水土流失。51 根据本项目特点可以采取就地补偿的办法,依据开采规划分片区开采,边开采边绿化,在项目附近的非开采区域内,根据当地水土、气候条件分片种植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3)恢复措施不可避免的生态影响或暂时性的生态影响,可以通过生态恢复技术予以消除。主要通过人工手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改造介质,使之变得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或者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改良介质,促进生物群落的演替。针对具体开采区,应有计划地分片开采,每一片区开采完毕,应从下一计划开采片区取土回填,移植植被,进行生态恢复,边开采边恢复绿化。整个开采区开采结束,应清除废石,覆盖土壤,种植原来群落植被,进行全面和彻底的生态恢复。五、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将污染物消除或消减在生产过程上,使生产末端处于无废或少废状态的一种全新生产工艺路线,清洁生产是将产品生产和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资源、能源配置利用的最大效率和环境成本的最小量化,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项目清洁生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开采及加工工艺项目建筑用砂岩矿质地疏松,便于开采,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后,进行人工开眼采取砂岩石块,不需进行爆破,避免产生振动、爆破粉尘带来的环境影响。项目开采切割和加工切割均采用湿法切割,抑制切割粉尘产生,减轻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2)产品的清洁性本项目产品为建筑用石材,主要用于道路、房屋修建等,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符合清洁生产要求。(3)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分析项目淋漓用水量为5m3/d,湿法切割淋漓水、矿坑水汇入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湿法切割工序,由矿坑集雨水补给。因此,项目实现了水的有效循环利用。51 项目采矿及加工产生的废石料外售作为铺路材料进行利用。剥离的表土用于采空区的迹地恢复和绿化种植,沉淀池沉砂用于采空区回填,可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因此,项目体现了清洁生产的原则,满足清洁生产要求。5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产生量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少量营运期采场切割粉尘少量少量采场打眼粉尘0.01t/a0.01t/a石料和表土堆场扬尘少量少量运输汽车扬尘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少量生活污水少量营运期采场湿法切割淋漓水1500m3/a导流沟收集,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矿区矿坑水用于开采、堆场降尘,不外排员工办公生活生活污水81m3/a经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少量营运期开采区剥离表土3160m3/a回填采空区开采区废石料3600t/a采空区矿坑深埋回填沉淀池沉砂75t/a清掏后用于采空区回填员工办公生活生活垃圾1.5t/a送至当地指定垃圾收集点噪声施工期少量营运期切割机、钻机等噪声85-95dB(A)厂界噪声达标主要生态影响:项目开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干扰及水土流失。企业通过逐层开采、降低开采高差、不越界开采;加强边坡的管理,加强斜坡和边坡、围岩的稳定性检测,采取护坡和固坡措施;雨季不作业;减小砂岩中间堆放量;在矿区周边种植杂草固土;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和进行覆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沟;闭矿后进行造田复垦,对矿区周边进行表土回填和迹地覆土恢复等措施后,对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51 环境影响分析(表七)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过程中有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扬尘、建筑废渣、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产生,其对所在区域内环境质量会有一定影响。1、施工扬尘的影响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进行配电房、蓄水池等的建设,为在矿区内建设,且在文明和合理施工的前提下,施工场地扬尘产生量较小,对区域内空气质量环境影响较小。因此,项目施工扬尘对区域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且其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除。2、施工噪声的影响项目周围主要分布为农户、农田,近距离范围内无医院、学校等声环境敏感点。施工噪声可能会对近距离范围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施工期主要作业点在矿区内,企业采取选购低噪设备、合理安排工序,夜间和午间休息时间不施工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噪声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失,对周围的影响也是暂时的。3、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包括矿区公辅设施修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的施工废水中含有大量泥砂,悬浮物浓度较高,因此项目在施工地设置污水沉淀池,使施工废水经沉淀除渣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池内泥浆弃土定时挖出与建筑垃圾一起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同时,施工期中不在项目范围内进行机修活动,加强对车辆和机械汽油、机油跑冒滴漏的收集,减少油类污染。项目施工人员利用租赁的农户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农户自建的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当地水系无影响。4、施工固废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砖等建筑垃圾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中钢板、木材等分类收集,定期由交由废物收购站处理;废砖、含砖砂石的渣土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至当地制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至垃圾箱后,由专人清运至当地垃圾集中收集点。因此,各类固废处理措施可行,去向明确,不会对环境噪声二次污染。51 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挖填方、及弃渣场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在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建设期由于项目施工、采石取土、机械碾压等原因,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堆放弃渣如不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导致水土流失大量增加,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通过实施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在生产运营初期(即自然恢复期),因施工破坏(因施工形成的裸露坡面、开采面、弃渣渣面)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自然封育下可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固结及植被逐步恢复,改善了项目区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了土壤肥力,改变了空气质量,使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将得到协调发展。综上,施工过程中,若严格采取水土防护措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能得到有效控制,不会给项目区及其周边环境带来危害。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营运期间将产生大气环境、水环境、声学环境、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污染影响,下面就这些方面分别进行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周边主要为农户和农田,属二类区。根据收集的监测,区域内TSP、SO2和NO2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项目进行建筑用砂岩矿的开采,主要废气污染物为粉尘,呈无组织排放。项目切割采用湿法工艺,可有效抑制粉尘的产生和排放。人工打眼、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量较小,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可确保不改变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等级。表土堆场和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苫盖,堆场地定期洒水抑尘后,堆场扬尘产生量小。由于项目粉尘产排量较小,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小,评价不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矿区范围内及周边无地表水域。项目厂区实施"雨污分流"制,在矿区四周设置截洪沟,在边坡后缘及两侧设置排水沟。51 为防止降雨时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进入表土堆场,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水质污染,表土堆场四周修建排水沟,截排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废水主要为开采切割废水、坑集水、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开采切割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采取经导流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处理,最后排入循环池,循环使用不外排。坑集水采取用于项目开采、加工工序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农田和林地施肥,不外排。项目利用农宅原旱厕进行收集,经调查农户原旱厕容积约8m3,能收集项目约30天的生活污水,污水清运周期约半个月一次,旱厕能满足清运周期的污水储存的需求。综上,本项目营运期生产、生活污水得到了合理的处置,不会对当地地表水造成污染。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砂岩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项目不会产生含油(矿物油)废水,场区废水主要含砂,且经过有效收集,可确保不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项目不涉及地下水的使用,且项目范围内无居民饮用水源,不涉及城镇村民饮水问题。因此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为防止项目产生的废水渗漏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因此要求矿山开采加强污水处理装置的防渗、防漏处理以及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防止废水污染物的跑、冒、漏、滴,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将不会对当地地下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可知,本项目属于地下水四类评价项目,可不用对地下水进行评价。此外,根据调查,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类型分为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富水程度为中等的、弱的,且项目开采面处于丘陵山区的山顶面,岩层地下水富水性差、水量小,项目开采对区域地下水量影响不明显。综上,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小。4、声学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属声环境2类功能区。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切割机、钻机、水泵、装载机等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噪声值在80-95dB(A)。项目运输噪声间歇性产生,采取合理安排运输路线、控制运输速度、禁止鸣笛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次主要分析开采加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源强项目开采和加工主要产噪设备为切割机、钻机、水泵。企业拟采取的降噪措施为:51 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平面布置,企业对移动高噪设备安装可移动围护挡板,远离周边居民;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午间和夜间不生产。项目开采和加工主要噪声源及的治理措施见表7-1。表7-1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位置设备名称数量产噪特征治理前噪声值[dB(A)]治理措施治理后的噪声值[dB(A)]开采区割槽机8台移动、间歇性噪声95选购低噪设备,安装可移动围护挡板,合理安排作业时间85割底绳锯2台移动、间歇性噪声9585电钻机2台移动、间歇性噪声8575挖机1台移动、间歇性噪声8575装载机1台移动、间歇性噪声8575矿区水泵3台连续性噪声80选购低噪设备、合理布设安装位置80(2)噪声预测分析采石场噪声主要为割槽机噪声,其随着采矿作业的推进而移动,该噪声不容易处理。一般情况,当在矿区边界处进行采矿作业时,对环境噪声贡献值最大。因此,针对移动噪声源,评价以其在矿区边界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值为源强,进行消减预测达标距离。经计算,项目总噪声源强为83dB(A)。经过各距离衰减后的值见表7-2:表7-2噪声经过衰减后的噪声值治理后噪声源强衰减距离m010152030354050割槽机dB(A)836359.557.053.552.151.049.0项目夜间不开采。从表7-2可以看出,开采区噪声对距声源15m外范围的贡献值可达标。本次划定以开采区边界为起点,向外15m的距离为噪声卫生防护距离。因此,评价要求企业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夜间和午间不生产,51 避免发生噪声扰民,同时沿矿区边界设置15m的噪声防护距离。项目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中规定的2类区域,根据调查项目拟开采区范围15m内无居民,周边无重大噪声敏感点,区域最近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东北侧和东西侧居民。项目采取治理后可将采矿区噪声影响控制在边界15m范围内,不会发生扰民现象。居民处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综上,项目采取措施后,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不会发生噪声扰民。环评要求,采用环保低噪声设备;对主要噪声源采取消声(在产噪设备加装消声器),减振(减振弹簧、橡胶垫),建筑隔声等措施。(3)矿石运输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由于项目交通运输量较大,故交通噪声也是本项目噪声影响重点分析对象,根据对矿山运输矿石沿线的调查分析,矿山运输矿石的道路沿线零星分布有住户,交通噪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沿线敏感点造成影响。根据类比调查分析,其对沿线公路紧邻的农户散居点的噪声将增加10~15dB(A),路边20m外的住户区环境噪声将增加0~10dB(A),接近或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但低于4类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70dB、夜55dB)标准限值。同时,评价要求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经过居民点时,运输车辆应降低车速,禁止鸣号,以减小噪声的影响。在采取以上可行的措施后,基本不会对沿线的住户等敏感点造成影响。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固废主要为表层剥离的表土、开采产生的废石料、沉淀池沉砂和生活垃圾,均为一般固废。项目剥离的表土暂存在矿区表土堆场,用于采空区回填造田复垦。矿体开采产生的废石料暂存在矿区废石料堆场,用于采空区矿坑深埋回填,表面覆土。沉淀池沉砂经打捞清掏后,用于采空区回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垃圾集中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矿区内设置有1个表土堆场(2000m2)和1个废石料堆场(400m2)。表土堆放量约10000m3,废石料堆放量约3600t,堆放周期均为1年左右,待一个开采区采空后,即进行回填复垦。表土堆场最近农宅在西面120m,废石料堆场最近农宅在西面80m,堆场高出西面山腰处农宅5m,但堆场位于山坳林地荒坡处,且与农户有山体相隔,不会出现堆场溃坝影响最近农宅的情况。评价要求企业对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并用防尘布苫盖进行覆盖处理,表土堆场四周设置排水沟,截排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排水沟接入沉淀池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要求企业对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表面设置防尘布苫盖,定期洒水抑尘。综上,项目固废处理措施可行,去向明确,可确保不对环节造成二次污染。6、生态影响分析51 项目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干扰及水土流失。(1)生态环境现状①土地、动植物现状项目矿区面积0.0755km2,开采深度为+545m至+495m标高。根据项目矿山储量报告,砂岩矿资源储量28.64万m3,预可采资源量21.48万m3,项目开采规模为3万m3/a,服务年限为7年2个月。矿区现状为商品林地、旱地及少量水田,不涉及基本农田,以商品林地为主,林地面积5.8484公顷。矿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内未发现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和树种,无国家珍稀保护动物。②矿区水土流失现状项目矿区植被覆盖面积大,地表植被生长良好,地表无堆渣区,水土流失情况较轻。③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经现场调查,矿区内未发现规模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基本稳定。④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现状项目矿山为新设置,地形地貌景观现尚未影响和破坏,矿山附近无地址遗迹、人文景观。(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①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矿山为山坡露天开采,开采工作结束后,将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最终形成面积为0.0755km2的采场,并造成山体破损、岩石裸露和植被破坏情况。运输道路、水池、配电房等辅助设施的建设,也会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和破坏。项目矿山范围较小,开采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采掘终了时,对矿山进行覆土,对形成的坑进行平整,恢复植被,以减小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影响。②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项目矿山采区目前占地性质主要为水田、旱地及商品林地。项目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且矿区范围较小,开采终了时,对矿区进行造田复垦,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造成的影响小。③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据本项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矿山现状无51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分布点,除今后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并加剧采矿边坡塌陷、滑坡地质灾害外,其他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川安监(2011)69号令等规范进行采矿作业,不得越界开采,随时加强边坡的管理,对不稳定斜坡和边坡、围岩应加强稳定性检测,采取护坡和固坡措施,危险地段应树立警示标志并及时采取排除隐患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防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④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项目矿区开采过程中由于植被和表土剥离、矿体开采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路面、坡面土壤裸露,在风蚀和水蚀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为减小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要求企业采取以下措施:A、逐层开采,降低开采高差,减小水土流失可能;B、加强管理,雨季不得作业;C、随用随采,减小砂岩中间堆放量,降低水土流失;D、开采期,在矿区周边种植杂草固土;E、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并进行覆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沟,减小水土流失;F、企业应制定可行的分区开采计划和分区复垦方案,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的要求。采矿先由中部开始从西向东推进开采,再由中部开始从东向西推进开采,划区开采,以10亩左右为一个开采区,当一个开采区开采结束后,将其造田复垦,并对矿区周边进行表层回填和迹地覆土恢复,种植树木和草,增加区域防冲和固土能力,减小水土流失的影响。分区开采计划方案设定应达到的目的如下:a、减少基建工程量,使尽快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产量;b、压低剥离洪峰,使生产剥采比均衡,减少设备数量;c、充分利用首采区的设备和地面设施,在首采区剥离洪峰期结束后,可利用其多余的设备进行第二采区的矿建工程或搭配开采,以减少或避免再投资;d、提前利用已形成的采空区进行排土,缩短运距,减少排土场占地;e、保持合理的开采强度,缩小不必要的开采范围,利于集中管理。项目在采取以上相关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使采区内水土得以有效保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51 ⑤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根据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内无珍惜保护植物,项目开采对其影响小。野生动物以常见鸟类及昆虫类为主,数量有限,开采影响不会使该区域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发生大的变化。综上,项目采取各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7、服务期满后影响分析项目开采规模为3万m3/a,服务年限为7年2个月。项目服务期满后,企业须采区以下措施进行防护:(1)对矿区内的污染物进行全面清理,如对残余的砂岩等进行清运。(2)对不符合安全和影响土地利用的设施全部拆除,将租用的房屋等归还;原设施设备如切割机、装载机等矿方应妥善收集保管或出售。(3)对矿区内的开采设施进行拆除后,将其进行造田复垦,并对矿区周边进行表土回填和迹地覆土恢复,种植树木和草。(4)做好矿区采场边坡和采空区的生态恢复,本项目在逐年实行采场矿石后,将会逐渐形成永久性边坡和永久性台阶,采场阶段高度即边坡高度为10米,最终帮坡角为50°。企业拟采用挂网+喷播植灌草方案,主要采用喷播植草手段对边坡进行植被恢复。绿化灌木、草籽选用小叶女贞、高羊茅等混播种植。采空区回填应做到地面平整,充分利用工程前期收集的表土覆盖于表层,该矿区采空区恢复为农业植被的,覆盖土层厚度应在50cm以上,恢复为林灌草生态用地的,根据当地土源情况,覆土厚度在30cm左右,覆土后做好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措施。矿区植被恢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草灌优先,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要与原有类型相似、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不得使用外来有害物种进行植被恢复。服务期满后,矿区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后,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且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8、风险分析(1)风险评价目的5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2)环境风险识别项目采取非爆破式开采,项目营运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砂岩矿开采诱发地质灾害。(3)重大危险源识别矿区不储存易燃易爆物质,不涉及重大危险源。(4)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影响分析根据项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矿山地形为丘陵地貌,矿区所处海拔高程约510m~540m,相对高差约30m。除局部陡崖地段较陡外,其余地段地形坡度一般为5~8°左右。斜坡以顺向坡为主,岩质斜坡和土质斜坡均较发育,土体斜坡土体较薄;经现状调查,除局部陡崖有坠石、掉块现象,其余自然斜坡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矿山汇水面积小,在暴雨季节的地表水水流分散,所采砂岩大部分被利用,产生的废石少,在矿山内因采矿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矿山开采过程中剥离的表土统一堆放在矿区内的采坑内,不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在采矿过程中,若分层高度过大,在受到大气降水、岩层中的裂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在采动影响区诱发地裂,在边坡上诱发和加剧掉块、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害工作人员及设备等。(5)事故风险对策①开采顺序、预留的坡度、边坡防护建设等应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设计,并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川安监(2011)69号令等规范进行采矿作业,不得越界开采,随时加强边坡的管理,对不稳定斜坡和边坡、围岩应加强稳定性检测,采取护坡和固坡措施,危险地段应树立警示标志并及时采取排除隐患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防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②矿山在进行开采时必须坚持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开采;开采时严格执行设计的台阶高度、工作台阶坡面角和工作平台宽度。③边坡管理须设置专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④矿区四周置截水沟,边坡后缘及两侧设置排水沟,当汛期来临时,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保证露天采场的安全。⑤雨天停止生产,雨停后严格进行边坡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采场作业等措施,保证采矿安全。51 ⑥采石场的入口道路及相关危险源点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任何人员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⑦矿山开采时在开采影响范围的外围设置安全警示标语和安全护栏,以防村民误入危险区域引起高处坠落事故。⑧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周边农户安全,并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6)风险应急预案项目设置有安全小组,并制定有风险应急预案,便于事故发生时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7)风险分析小结项目不涉及重大危险源,风险事故主要为主要为砂岩矿开采诱发地质灾害。企业采取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可行,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9、公众参与本项目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地处农村环境,周边以山林、农地为主,为了解项目周围居民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本环评向项目周围的居民发放了公众参与调查表,公众调查表显示: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在做好环境污染措施后,项目周边居民对项目的建设是表示支持的。项目共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25份,回收有效答卷23份,回收率92%。本次调查对象为矿区所在地附近居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表7-3参与调查人员组成统计表序号被调查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岁)联系电话住址1宋振东男5013158839234罗城镇青狮村6组2雷泽辉男5818284364238罗城镇青狮村6组3张世国男6813890670303罗城镇青狮村6组4雷俊辉男60/罗城镇青狮村6组5唐文述男4515082242376罗城镇青狮村6组6牟树华女5213881342324罗城镇青狮村6组51 7雷波男2818208166311罗城镇青狮村6组8张鑫男3613981306662罗城镇青狮村6组9李东男2113990024378罗城镇青狮村6组10张泽君男5815884371038罗城镇青狮村6组11张世军男4413880005617罗城镇青狮村6组12张涛男3815982091563罗城镇青狮村6组13李俊辉男35/罗城镇青狮村6组14虞勇男3518349970398罗城镇青狮村6组15刘四男5613540532749罗城镇青狮村6组16李强男3517383464068罗城镇青狮村6组17张凌宇男2413980429875罗城镇青狮村6组18张海男4315283329458罗城镇青狮村8组19余美宣女3118781389225罗城镇青狮村6组20王小霞女2513072892961罗城镇青狮村6组21王思树男3813540559704罗城镇青狮村6组22张一男2318284817639罗城镇青狮村6组23张先水男52151076428665罗城镇青狮村6组表7-4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表序号调查内容意见(人数)1您对本项工程的态度?支持(10人)反对(0人)无所谓(13人)2本项目的建设对您生活有什么影响?有正影响(0人)有负影响(0人)有负影响但可承受(2人)无影响(21人)3项目建设期间什么因素对你影响最大?扬尘(1人)汽车尾气(0人)噪声(1人)没有影响(21人)4项目建成后什么因素对您影响最大?废水(0人)噪声(0人)固体废物(1人)没有影响(22人)5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影响能否接受?能接受(4人)不能接受(0人)无所谓(19人)51 6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能否接受?能接受(3人)不能接受(0人)无所谓(20人)7项目环保措施和管理最担心什么?无措施(15人)管理不严(6人)有措施不用(2人)设备事故(0人)8本项目建设对发展当地的经济有什么影响?有正影响(1人)有负影响(0人)有负影响但可承受(0人)无影响(22人)调查结果统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对该项目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出现对项目不支持和觉得项目建设对自己有很大负影响的居民(公众调查表详见附件),可以说明本项目在该地建设从公众角度来说是认可的。环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使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将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结果分析:从上述分析可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本项目必须按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污染防治措施,使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产生的部分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通过严格管理等措施,才能大大降低本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才能取得周围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10、环保措施及其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项目环保投资共计36.1万元,占总投资的3.61%。项目环保设施(措施)投资估算一览表见下表。表7-5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内容及规模投资金额(万元)废气治理切割粉尘切割机均配置有水管,作业时对切割部位进行淋漓抑尘1堆场扬尘对表土堆场和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苫盖,对原料、产品及废石料堆场定期洒水抑尘1运输扬尘加强生产管理、控制运输速度、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等0.5废水治理生活污水利用租赁农户房屋自建旱厕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湿法切割淋漓水设置一口容积为20m3的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0.5矿坑水设置排水沟,收集汇入沉淀池(100m3)沉淀处理后全部返至生产线再利用251 雨水在矿区四周设置截洪沟,在边坡后缘及两侧设置排水沟;在表土堆场四周修建排水沟,并设置雨水沉淀池(20m3)2个。2其他循环水池(蓄水池)1口,容积2400m3,用于采场内洒水抑尘、湿式切割用水的暂存10噪声治理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平面布置;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午间和夜间不生产;合理安排运输路线,限速,禁止鸣笛等纳入总投资固体废物表土堆场1个,设置围挡,并用防尘布苫盖进行覆盖处理,表土堆场四周设置排水沟,截排地面径流以及上部来水,表土用于采空区的迹地恢复和种植0.5废石料堆场1个,设置围挡,表面设置防尘布苫盖,定期洒水抑尘0.5垃圾桶若干0.1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相关规范进行采矿作业,不得越界开采,随时加强边坡的管理,对不稳定斜坡和边坡、围岩应加强稳定性检测,采取护坡和固坡措施,危险地段应树立警示标志并及时采取排除隐患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防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2逐层开采,降低开采高差,减小水土流失可能;加强管理,雨季不得作业;随用随采,减小砂岩中间堆放量,降低水土流失;开采期,在矿区周边种植杂草固土;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并进行覆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沟,减小水土流失2闭矿后,对各场地建筑物拆除,清理矿物污染物,分类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矿区进行造田复垦,对矿区周边进行表土回填和迹地覆土恢复,种植树木和草12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合理开采方案,及时了解矿区地质情况,及时排除可能引起地质灾害的隐患,并制定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雨天不生产2合计——36.15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八)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过程中产生一定扬尘,是短期的、暂时的,只要严格加强对施工期的管理,可大大减轻施工期粉尘的污染营运期开采切割粉尘湿法切割抑尘达标排放打眼粉尘喷淋洒水堆场扬尘对表土堆场和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苫盖,对原料、产品及废石料堆场定期洒水抑尘运输扬尘加强生产管理、控制运输速度、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等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沉淀回用不污染地表水生活废水利用租赁农户自建旱厕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不污染地表水营运期员工生活生活污水依托租赁农户自建旱厕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不污染地表水开采区矿坑水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不污染地表水开采区湿法切割淋漓水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不污染地表水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建筑垃圾钢材等交废品收购站处理;废砖、含砖砂石等送当地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生活垃圾清运至当地垃圾集中收集点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营运期员工生活生活垃圾收集后送至当地生活垃圾堆放点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沉淀池沉渣矿区回填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噪声施工期机械及运输噪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围护隔声处理等机械及运输噪声营运期开采区设备运行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移动隔声围挡,优化平面布置;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等不扰民运输车辆运输噪声加强管理,合理安排运输路线等不扰民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开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干扰及水土流失。企业通过逐层开采、降低开采高差、不越界开采;加强边坡的管理,加强斜坡和边坡、围岩的稳定性检测,采取护坡和固坡措施;雨季不作业;减小砂岩中间堆放量;在矿区周边种植杂草固土;表土堆场设置围挡和进行覆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沟;闭矿后进行造田复垦,对矿区周边进行表土回填和迹地覆土恢复等措施后,对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51 结论与建议(表九)一、评价结论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结论(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B1019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业。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均不在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之列,为允许类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所采矿石为建筑用砂岩,属于鼓励规模开采矿种;项目开采规模为3万吨/年,符合开采规模要求;项目矿山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不在《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划定的重点开采区、鼓励类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范围内,为允许开采区,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此外,项目位于犍为县城34°方向,平距约18km的罗城镇境内,矿区有约6Km乡村公路与犍为~罗城公路相接,不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同时项目取得了犍为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允许本项目在圈定的矿区范围内进行建筑用砂岩矿的开采。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地规划。(3)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位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为允许开采区,地处农村环境,周边以山林、农地为主,无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水源保护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交通较便利。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主要采用洒水降尘的方式,降低粉尘的排放,并加强作业管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项目选址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的要求。综上所述,项目同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环保治理有保障,选址合理可行。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51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明表明,监测项目SO2、NO2、PM10、TSP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声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根据监测报告可知,本项目昼间和夜间环境噪声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良好。3、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1)达标排放项目投资36.1万元环保治理经费对“三废”及噪声污染源进行治理和整改,在严格按照报告表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治理改造后,能实现“三废”和噪声的达标排放。(2)总量控制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建议本项目不下达污染物总量控制。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产生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和生活污水、施工弃土等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基础开挖可能引起局部水土流失。但是,这些环境影响具有时效性,施工完成后消除。只要施工方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做到清洁生产和文明施工,采取适当的防尘等措施,可以将影响减少到最小。施工结束后,以上影响可消除。(2)营运期①地表水环境项目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域。项目实施"雨污分流"制,废水主要为开采切割废水、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开采切割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采取经导流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处理,最后排入循环池,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因此,项目无外排废水,不影响到当地地表水。②地下水51 项目不会产生含油(矿物油)废水,场区废水主要含砂,且经过有效收集,可确保不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同时根据调查,项目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采区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由于补给面积小,岩层地下水富水性差、水量小,项目开采对区域地下水量影响不明显。③环境空气项目进行建筑用砂岩矿的开采,主要废气污染物为粉尘,呈无组织排放。项目切割采用湿法工艺,可有效抑制粉尘的产生和排放。人工打眼、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量较小。表土堆场和废石料堆场设置围挡和防尘苫盖,堆场地定期洒水抑尘后,堆场扬尘产生量小。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可确保不改变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等级。④声学环境本项目采石场噪声主要为割槽机噪声,企业采取针对割槽机安装可移动围护挡板;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不在夜间(20:00~06:00)和午休时间(12:00~14:00)生产)等措施后,可将采矿区噪声影响控制在边界15m范围内,不会发生扰民现象。居民处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综上,项目采取措施后,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不会发生噪声扰民。⑤固体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表层剥离的表土、开采产生的废石料、沉淀池沉砂和生活垃圾,均为一般固废。剥离表土和沉淀池沉砂采取回填采空区,生活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后送当地垃圾集中收集点。废石料外售作为铺路材料。综上,项目产生的固废去向明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固废不会对环境造明显影响。⑥项目对生态影响分析结论项目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砂岩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干扰及水土流失。企业通过采避让、补偿以及恢复等治理措施,完善加工区雨水集排措施后,加强工业场的绿化等措施后,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5、建设项目环保可行性结论51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当地规划要求,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贯彻了清洁生产原则,风险水平可接受,对各污染源采取的环保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污染物能实现“三废”和噪声的达标排放,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因此,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建筑用砂岩矿开采项目选址于犍为县罗城镇青狮村6组,从环境角度分析可行。二、建议1、矿区加强生产管理,禁止野蛮生产、午间和夜间不生产,降低噪声、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加强砂石开采、运输过程的管理。3、企业必须按照采矿许可证上规定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进行作业,严禁超范围、超深度开采。4、建立各种健全的生产环保规章制度,严格在岗人员操作管理,操作人员须通过培训和定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与此同时,加强设备、各项治污措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5、开采期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7、闭矿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做好矿区的改建及迹地恢复。51 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立项批准文件附件2: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对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3.声影响专项评价4.生态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51 附图、附件目录一、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附图3矿区地形地质图及矿区范围图附图4矿区平面布置图附图5乐山市生态红线分布图附图6项目水文地质图附图7项目区土壤侵蚀分布图附图8项目区水土保持分区图附图9项目现场照片二、附件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项目建设内容情况说明及备案通知书附件3采矿许可证附件4企业营业执照附件5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四川省犍为县矿业权设置方案(砂石土类矿产)局部调整入库的函》附件6林业局出具林地性质证明文件附件7租房协议(3份)附件8生活污水清掏协议书附件9环境标准执行函附件10监测报告附件11公众意见调查表附件12环境保护审批表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