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20469
大小:156.53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1-23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公文概述21、含义22、分类23、公文的行文关系3第二章公文的种类4第一节通告4第二节通知5第三节报告7第四节通报9第五节请示11第六节批复14第七节会议纪要16第八节函18第三章常用文书19第一节计划类公文191、规划202、设想213、计划224、要点235、方案246、安排25第二节总结28第三节调查报告30第四节述职报告32第五节讲话稿34第六节开幕词39第七节闭幕词40第八节简报41第四章行文规则48第一节含义48第二节基本规则49第三节常见病例531、公文标题中常见病例分析532、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56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
2、第一章公文概述1、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2、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
3、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3、公文的行文关系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机关部门、单位之
4、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
5、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遵照以下规则:按照职权范围行文、按隶属关系行文、一般应当逐级行文等。行文其他注意事项:主送与抄送应准确得当;一般应一文一事;准确把握联合行文规定、公布公文如不另行文,应在公布时注明。第二章公文的种类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公文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和处理各级机关公务的工具,体现着组织的意志,表达着组织的主张,显现着组织活动的行为目的。因此,公文
6、的种类和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各机关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在机关单位,除了应用公文之外,经常用到的还有常用文书包括:计划类、总结类、讲话类和信息类等。第一节通告(一)、通告的概念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二)、通告的特征1、用于宣布一般性事项,有别于公告宣布重大事项。2、通告只在国内一定范围内公布,有别于公告向国内也向国外公布。3、通告可以由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布,有别于公告只能
7、由地位较高机关发布。4、通告不写抬头,无主送单位。(三)、通告的种类周知类通告。主要是使受文者了解重要情况、重要消息。因此文中不提直接的执行要求。执行类通告。主要向受文者交待需要遵守、执行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四)、通告的写作格式通告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等部分组成。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使用发文机关加文种、事由加文种或只写“通告”二字。正文由缘由和通告事项两部分组成。缘由为发布通告的原因和根据,事项为须知和遵守的内容。用“特通告如下”转承连接。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
8、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并用“特此通告”作结。有时也可不写,形式比较灵活。署名和日期正文后签署发布通告的机关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