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27332
大小:15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0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公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公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5]46号)文件精神,并经“中位协2016年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专家评审会”评审和国家奖励办同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两项,包括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精密时间基准传递和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理论与技术》项目,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运动感知与虚拟传感技术融合的驾驶人考试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现将推荐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12月24日-2016年1月4日。在公示期内,对上述项目内容有异议的,可向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提
2、出。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要求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超出期限异议和对推荐结果有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张力 010-6388041513681046668传真:010-63880417邮箱:glac@glac.org.cn附件一: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精密时间基准传递和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理论与技术》项目附件二: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运动感知与虚拟传感技术融合的驾驶人考试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15年12月24日附件一一、项目名称:精密时间基准传递和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理论与技
3、术二、推荐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三、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四、项目简介针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急需,建立了相对论框架下地月系空间高精度时间基准与时间比对理论体系,提出并构建了地-星精密时间基准传递与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方法与精密信息处理模型,研制完成了国内首套星载原子钟在轨监测分析与性能评估系统。有效突破了地基与星基高精度时间基准建立、星地时间传递链路误差分析与精密误差修正模型、原子钟噪声谱分析与时间比对测量噪声分离、观测数据不连续与整周模糊度确定等1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基准、时间频率传递和精密时间测量领域关键物理量的概念、定义、理论关系和技术实现等近百项基础
4、理论问题,构建模型、算法30余项,研制信息处理软件8套。有效解决了星载原子钟观测数据不连续、观测噪声污染、比相数据整周模糊、时间频率信号跳频跳相以及国外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稳定度12小时准周期“鼓包”等一系列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技术难题,实现了北斗系统全部在轨星载原子钟的运行状态与性能指标的可靠评估,为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运行控制与服务精度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相对论框架下地月系空间的时间基准与时间同步理论体系。提出了北斗时间基准与星基时间基准的定义和实现方法,提出并构建了“星地双向双通道”星地钟差测量方法和“皮秒量级的星载原子钟精密钟差计算模型
5、”,阐明了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基准与时间同步相关物理量的定义、实现和相互关系等近百个关键技术概念,实现了理论体系与工程实现的自洽与统一,有效解决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稳定度12小时准周期“鼓包”等精密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理论和技术难题。(2)研制构建了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的高精度时间频率参考基准。提出了“基于精密时间传递法的星基固有时间基准”,“基于二次模型的氢原子钟频率基准”、基于“阵列滤波法”的粗差探测与去除等十余项高性能时间频率基准建立与保持方法,建立了稳定度与准确度兼顾的星基时间频率基准,解决了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没有高精度时频基准参考的难题。(3)设计构建了基于星地双向时间
6、比对链路的星载原子钟精密钟差测量与稳定度精确评估理论模型与连续运行数据处理方案。提出了“多星多通道电离层与链路设备误差削弱”、“钟差测量噪声与卫星钟固有噪声分离”、“星载原子钟扩展稳定度评估模型”等20余种技术方法和精密误差改正算法,解决了比对链路系统差精确标定、伪距噪声污染、观测弧段受限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了准确可靠的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评估指标,其结果与地面真空实验测试结果高度一致。(4)设计构建了基于在轨比相观测数据的星载原子钟稳定度评估理论模型与在轨数据处理技术方案。提出了“基于频相二维连续拼接的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基于粗差探测与数据滤波平滑的动态阈值确定”等与在轨卫星相适应的比
7、相数据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基于“锯齿”状比相观测数据的星载原子钟精密评估难题,实现了星载热备份原子钟的连续监测与性能评估。(5)研制建立了国内首套星载原子钟在轨监测分析与性能评估系统。采用了项目研究的最新理论模型和数据处理算法,构建了适合北斗GEO/IGSO/MEO多种轨道、兼容GNSS多系统的星载原子钟评估系统,完成了北斗系统20颗卫星、约7亿条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获得了星载钟连续3年以上的在轨运行关键指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