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934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14
《浅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写作提纲]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道德素质、审计方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都决定了他们所承担的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通过对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防范探索,对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内容摘要]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风险的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审计风险,本文从内部审计风险的多发环节及其特殊性入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风
2、险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由于企业内部审计涉及的环境、内容、目标、发挥的作用不同,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无意地对存在重大的的错报或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活动审计后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也绝对不会控制到为零的程度。这也就意味着,审计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
3、。当然,审计风险不一定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或对审计人员构成实质性的损失,但导致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尽管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消除工作中的风险,但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其受到的损失。(2)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从总体上来看,可能形成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的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
4、差等。(3)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因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而异。(4)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于某种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识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5)可控性。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所
5、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一旦发生会给审计组织和人员造成有形和无形的名誉及经济损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它是可以被控制的。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1.审计机构自身不当形成的。如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差别造成同类审计业务结论不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行为的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不充分,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审计方法选择不当,也将影响审计结论的是否正确等。 2.社会环境
6、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这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如果社会及公众审计意识增强,企业便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其审计风险就会降低。反之则升高。 3.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4.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法律是审计工
7、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我国先后颁布的《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明确规定,对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和违章行为分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5.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一是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而国外已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二是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三是审计操作不规范,如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