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

ID:25405334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_第1页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_第2页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_第3页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方法是知识的载体,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可在物理教学的任一环节实行。对学生进行习题教学主要是为了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只有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慢慢掌握物理科学方法。  一、认识及运用比较法  类比方法其实际上也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过程,通常是对两个(或者两类)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目的是找二者之间相同点或者相似点,之后依此为根据,把其中一个(或者一类)对象的已经掌握

2、的知识,猜测推移到另一个(或者一类)对象身上去。简单的说,就是比较之后,把已知的相同或相似部分,推知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未知部分。  1.运用比较法  在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部分,学生对于皮带传送以及同轴转动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常出现混乱,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运用比较法讲解则会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例1.如图1所示为一皮带传送装置,主动轮半径为r1,从动轮半径r2,已知主动轮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求从动轮的转速?  例2,把地球看作理想球体,由于地球自转,则赤道处的物体与北纬60°处的物体相比,他们的线速度之比_

3、____。  分析:在解决皮带传送问题中抓住V1=V2,而在解决同轴转动问题时可与之相比较,即抓住同轴转动中ω1=ω2,再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则上述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表格法列举比较对象  表格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类比对象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及运用图像法本文由.L.收集整理  图像法也是物理习题解决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可能涉及的图景有受力图景、运动过程图景、几何图景、能量图景、热学图景、电学图景和光学图景等,显然对于各部分知识应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力和力的平衡教学中

4、,应以受力图景为重点;直线运动教学中应以运动图景为重点。  例1.例如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是()。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br="">  分析:该问题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  我们可以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如下:  不管是匀

5、加速还是匀减速,均可从图像上得到结论:V1>V2。  正确地建立物理图景的重点是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认识和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处理连接体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整体法与隔离法。  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个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分别确定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例1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

6、过(g取10m/s2)  A.3NB.4NC.5ND.6N  分析:学生一般的思路是使用隔离法进行解答,题目中已知两物体相对静止,在该问题解决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必须知道相对静止的含义,从而判断出两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该问题。  对A隔离受力分析:fA=mAa,NA=mag。  对B隔离受力分析:NB=NA+mBg,F-fA-f=mBa,f=uNB,且NA=NA,得:F-u(mA+mB)g=(mA+mB)a,  当fA=fm=1N时,解得F=6N。  但是该问题还可以使用更简便的方法来求解,因为已知两个物

7、体有相对静止,则有共同的加速度。我们常常考虑是否可以使用整体法。  对AB系统整体受力进行分析:  F-f=(mA+mB)a,N=(mA+mB)g,  f=u(mA+mB)g,  得:F-u(mA+mB)g=(mA+mB)a  对A隔离受力分析:fA=mAa  当fA=1N时,解得F=6N,则F最大不能超过6N。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生学会探索和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