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29836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视野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研讨会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视野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研讨会综述视野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研讨会综述 2011年11月12-13日,视野.L.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现状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新校区乐乎新楼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文学评论》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以及韩国木浦大学等的三十多位当代文学研究学者参与了研讨。 研讨会由六场大会发言和两场圆桌会议组成,主要围绕当代文学研究如
2、何提高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能力这一瓶颈问题展开,在试图整合两个三十年的前提下,一方面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文学前三十年出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劳动、新人等一些重要概念,试图重新理解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的独特经验,并探讨其在当下中国有无被激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聚焦了后三十年全球资本主义、图像意识形态、地方经验的变化给当代文学史写作和文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试图借助跨学科的方法扩展与重构文学的概念,寻求文学与当下现实对话的新的资源与路径。 现实主义:困境活力 现实主义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始终无法绕开的重要文学命题。在当代文学普遍无法有力回应当下现实的今天,对现
3、实主义的关注,实际上指向的是文学如何介入现实、如何重塑现实的思考。与会学者因此不仅分析了现实主义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且也探讨了文学应该如何借助现实主义的路径回应现实的种种可能。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会议伊始,就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最核心的概念自我的反思直指其不足:即中国文学在心理刻画的深度方面做得不够,不仅自我审视欠缺,也因为自我过度扩张而不能以无我的精神来观察世界,外界事物只在成为自我的投射时才具备意义,这就导致了自我的美化和单一化。这一中国文学的不足在当代文学里面也有延续。他指出只有加强自我审视,作家或批评家在重构外部世界时才会更有批判力度。 董之林(中国社会科学院
4、)通过对被当代文学史忽略的作家王林及其作品《腹地》的分析,指出《腹地》的创作所遵循的是现实逻辑,而不是一种观念或写作程式的逻辑,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拒绝先验的观念,而按照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不断旁生枝节,最终完成了生动可感的艺术作品。但当时的批评界恰恰是被后一种逻辑所支配,因此小说刚一出版,即引起巨大的批判。她认为两种创作逻辑的冲突背后是文艺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分歧,而《腹地》无疑对左翼文学之后的写实小说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与修正。 李海霞(上海大学)以当代作家路内小说创作为个案,反思了现实主义在当代的困境:一是在当今生活世界碎片化、生活意义多元化的语境下,现实主义已经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严肃
5、性与史诗性;二是9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情感结构在整个社会弥散开来,现实主义写作由此变得琐碎与平庸。她认为现实主义必须要创造出足以抵制这一情感结构的美学形式来,才有可能继续下去。倪伟(复旦大学)认为,今天现实主义的困境除了上述原因外,作家缺乏一定的认知水平和雄心也是重要原因,其根源在于中国当代作家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观察世界,而没有真正地进入到生活当中来。 王光东(上海大学)在集中阅读了2001年以来的《小说选刊》后注意到,新世纪中短篇小说创作地方韵味有着明显的弱化,他认为作家在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语言的审美性把握方面,而语言审美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地方韵味,因而他对
6、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能否切实表达地方经验表示了担忧。 梁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朱康(华东师范大学)通过考察90年代的诗学论争与80年代、90年代的关系,在世界/本土、精英/民间、民族主义/后殖民等多重关系中,讨论了当代诗歌理解的分歧与如何打开新的认识维度的问题。刘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则提出了立足于当代性来把握当代文学多种面向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劳动新人.L. 如何重新阐释社会主义文学成为此次研讨会的关注热点之一。这一研究热点的兴起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唐小兵主编《再解读》一书的出版。再解读的思路实际上是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纳入到现代性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打开研究空间。然
7、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海外汉学的思路在打开的同时所显现出来的遮蔽性,于是如何在对再解读的再解读上,开拓出新的思想学术生长点,成为此次会议与会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认为《锻炼锻炼》中的小腿疼、吃不饱是一种症候,指向了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即合作化作为一种新的集体劳动生产方式,如何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旧习惯。他指出,两者的矛盾表明中国农村的问题与民族国家的问题构成了某种同构关系,既要求集体化,又追求现代化,两者之间的矛盾至今还没有完全得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