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 内容摘要:高校如何根据形势的需要,努力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经贸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与实践性教学改革。本文对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阐述,提出了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该研究结果对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现代课堂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最终要应
2、用于实践。理论知识来源于前人的实践,人们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需要到实践中加深理解;通过实践,不仅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能依据前人的方法论创新性地进行总结,使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种循环式、渐进式的认识规律完全适应对国际贸易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指导。学习情境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则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 (二)培养高校人才的需要 培养社会需
3、要的栋梁之材离不开社会的沃土,高校的教学工作必须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人才培养的周期一般较长,高校应注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具备较强的发展后劲。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和人才支撑。从世界各国来看,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 (三)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拓展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展现的最主要平台。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激励
4、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充足的、高素质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就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应该着重塑造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 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和整合,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打好基础;推行案例教学,这是将学生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体验行业运转实践与技能要求,激发
5、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研究。该部分属于实践性教学课程的第一层次,具有基础性和启发性的作用。 (二)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建立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使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贸易全过程,掌握市场商情的调查、分析与信息操作以及合同签署与单证处理等专项技能,使学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促其知识向能力转化;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整理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缺陷 (一)国际贸易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且效果不理想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以实习的形式出现,但实习效果并不理想。
6、一是涉外贸易涉及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目睹一项完整的交易。二是贸易业务量大,历时时间长,所需的人力、物力多,时间利用率低。三是贸易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到双方企业的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学生很难亲临其境,因此实习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二)国际贸易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落实 要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虽然近年来各类学校均投入了一定的财力,新建了实验室,购买了适量的教学软件,但在国际贸易实验软件的使用方面,往往以拿来为主,缺少对实验软件的消化、吸收、创新,这就
7、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外出到公司实习,给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外,学校、指导老师、公司的职责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均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从而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落实。 (三)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教师队伍欠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学历结构与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但有些院校的国际贸易实践类教学课程的师资队伍质量改善较为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潜在教师主要分布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普遍不具有各学校要求的高学历,即便
8、愿意也无法调入相关高校,而具有良好学历背景的校内教师则缺乏对外经济贸易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境,需要解决。 科学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议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