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

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

ID:25230391

大小:46.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_第1页
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_第2页
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_第3页
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看了谭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我受益匪浅。谭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学专业素质、深厚的教学功底,尤其让我感受颇深的是谭老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本节课中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突出,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

2、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的思维、热烈的气氛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下面是我个人听课后的一些感想:一、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谭老师让学生自己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感悟知识,百数表的应用非常的到位、娴熟,在学习2的倍数特征时,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学习过程,非常好。比如,在学习2的倍数特征时,先通过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双数、单数,再让学生通过百字图发现规律,最后进行总结归纳。用对号标出5的倍数,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谭老师的100以内的偶数表和5的倍数的出现,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2、5倍

3、数的特征。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整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细节处理得当、环环相扣谭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熟、完整,在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使课堂更具活力。亲切

4、、和蔼的语言、教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注重细节,但并不处处皆是面面俱到。各个环节处理既有详,又有略,环节之间还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四、练习高效,形式丰富多样谭老师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我设计的练习题有巩固练习的基本题和利用2、5倍数的特征灵活解决问题的习题。充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

5、思想充分的体现谭老师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数与形的结合、集合思想的体现尽善尽美。整个教学环节比较完整,清晰条理。老师在课堂上也很有激情。六、渗透学生合作探究的观念谭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的合作探究收放自如,重点放在2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上,5的倍数的特征就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探究问题的成功的欲望。七.板书比较规范,将主要内容保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进行总结与回顾。八、课件制作精美,应用非常的熟练、自如。优点值得高兴,不足更应禁忌,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时间分配还有点欠妥,开始进入课题时间稍微长点,消耗学习时间。一定要抓住关键,找准学生知识起点,开门见

6、山,直接入手。二、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三、《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教学时,我认为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入手,通过情景驱动,让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学习体验。找准教学的起点适时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四、只是从数的表面形式上判断2的特征,如果能够让学生按照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先写出2或5的倍数,然后再用百字图,我觉得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将不仅仅是停留在数表面的形式上。五、老师讲解过多,而且很多问题思考价值不强。学生都是在集体性的回答,不

7、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六、要做好全课总结,注重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七、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有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