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2868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道德证明与现代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道德证明与现代性论文.freelaxims)是决定意志的道德法则的真正表达,哪些准则不是这样的表达。对于康德,相信这些“准则”是人人必须遵从的道德法则,这不是问题,而且伦理学或道德哲学无需告诉人们去遵循它们(因为每个人都从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知道它们)。道德哲学的问题是给予这些道德“准则”以合理的(理性的)证明。这种道德证明对于康德就是一种道德检验:道德法则应该在任何情况下为所有的人所遵循。这就要求道德法则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道德法则只能是形式的。而不能是关于内容的或涉及目的的。对于道德内容(如“幸福”),人们的观点总是不一致的;人们所追求的善或目的,也总是因
2、人而异的。但理性是普遍必然的,从而只有通过理性检验的道德法则才是普遍必然的。如果将克尔凯戈尔的“根本选择”理解为康德的“实践理性”的替代物,那么康德的“实践理性”则是休谟的“激情”的替代物。也就是说,康德的失败为克尔凯戈尔提供了出发点,而休谟的失败为康德提供了出发点。休谟把道德判断理解为情感的表达,主张推动人们行动的道德力量是“激情”而非“理性”。同所有近代道德思想家一样,休谟承认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应该符合普遍的法则,如“正义”。但是,如果当我们遵守这些道德法则(如“正义”)会不利于我们的利益的时候,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遵守它们而不是违背它们呢?与康德的实践理性的绝对命令
3、相反,休谟在这里提出了“同情”的观念,认为任何利他主义行为都出自于人的情感。对于休谟,任何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无论是利己主义的还是利他主义的)都发自人的“激情”,而与理性无关。就道德哲学的任务是提供合理证明而言,以克尔凯戈尔、康德和休谟为代表的启蒙道德哲学都失败了。休谟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或者“理性”或者“激情”是道德的根据,但是道德(特别是利他主义的行为)根本不可能出自于“理性”,从而道德只能以“激情”为根据。康德的思路同休谟一样,但其结论与休谟完全相反,他认为偶然的“激情”不足以作为道德的根据,从而道德只能依据于普遍必然的“理性”。康德对“激情”的否定是对休谟的道德
4、证明的否定,同理,休谟对“理性”的否定也是对康德的道德证明的否定。克尔凯戈尔则是对休谟和康德的共同否定。克尔凯戈尔从休谟和康德的对立中认识到了启蒙运动关于道德证明这一任务的失败,他接受了休谟和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反面论证,将“理性”和“激情”双双排除于道德证明之外,同时,他又否定了这两种道德哲学中的正面论证,从而主张道德不可能有一种合理的证明,主张道德没有根据,没有标准,道德只能是一种个人的“选择”。由于启蒙的道德证明都失败了,所以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处于麦金太尔所谓的混乱和无序之中。混乱和无序为走向有序提供了契机,启蒙道德证明的失败也为当代道德证明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当代的道德
5、证明是以启蒙为出发点的,而启蒙的就是现代的。这样现代性就为评价这些证明提供了一个坐标:它们的道德证明是现代主义的,还是反对现代主义的?根据这个坐标,可以将当代西方最重要的道德证明分为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和前现代主义的。二、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是指契约主义,但这不是古典契约论,而是指罗尔斯(JohnRa)。利奥塔用“异教主义”来表达一种反正统、反权威、反特权的思想。异教主义反对以主体和理性为基础的现代主义道德哲学,也反对现代主义道德哲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异教主义承认异端的合法性,在道德问题上采取对所有主张一律平等的“民主主义”。利奥塔的异教主义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
6、为三个原则。第一,异教主义没有标准。人们对什么是正义和非正义,什么是道德和不道德,可以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异教主义不仅自己没有评判的标准,而且反对用任何标准对人们的判断加以裁判。第二,异教主义没有本质。“没有本质”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怎么做都行,意味着道德判断没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第三,异教主义没有主题。没有主题就是没有中心,就是没有共同的道德话语。道德话题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说他想说的,做他想做的。对于罗尔斯,“原初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程序,其最终目的是人们之间达成“一致”;对于利奥塔,讨论或对话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不一致”(dissent)。因为只有不一致,人们的思想才
7、不会僵化,才会有创造性。如果说罗尔斯的契约主义试图通过“原初状态”的建立而达到人们的“共同性”,那么利奥塔作为后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则是“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使“一致”成为不可能。同知识问题一样,利奥塔在道德问题上也坚持一种“开放的体系”,这个体系试图扩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范围,使之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观点。在证明道德冲突是不可解决的时候,利奥塔多次使用一个词来表达这种冲突的深刻性质,这就是“奥斯维辛”(Auschbridge,Mass: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