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72250
大小:69.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金融精英”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精英”聪明反被聪明误年轻副行长的如意算盘专业、权威、局薪、尚管,走起路来显得春风得意,这是曾任中国银行广西玉林分行副行长的黄朝晖给人的金融精英形象。在同行们看来,黄朝晖的事业发展得那么顺畅,让人羡慕。1994年8月,黄朝晖从广西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银行桂林分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肯钻研,黄朝晖很快成为行里的业务骨干。到2006年3月,他担任中国银行玉林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时,才34岁。可在遇到潘某后,他的仕途就埋下了隐忠。2007年8月的一天,有人推开了黄朝晖的办公室门,黄朝晖十分热情地与他握手,“真是贵客,欢迎!”来人是广西鼎鼎有名的商人潘某。潘某
2、在广西各地拥有多家贸易公司,2007年7月,他又在玉林市成立了玉林天勤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勤公司),主要经营铁矿、煤炭、生铁,并给柳钢集团供货。天勤公司需要向银行贷款融资。而黄朝晖正负责分行的贷款融资工作。黄朝晖说:“潘老板,你每天那么多资金进进出出,可不可以在我这里开个账户?”潘某豪爽地答:“没问题!”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2007年9月初,天勤公司向中国银行玉林分行申请金额为2000万元的贸易融资授信项目,用于该公司向柳钢集团供应原材料的国内商业发票贴现。按规定,天勤公司才注册成立不久,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获得授信的。但潘某急需资金,一再恳求黄朝晖帮忙。黄朝晖对
3、潘某说:“我尽量想办法。”经黄朝晖一番违规操作,天勤公司申请材料顺利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审核。2007年9月24日,中国银行玉林分行与天勤公司签订协议,玉林分行同意提供贸易融资人民币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另外,黄朝晖还特批对天勤公司收取的保证金降低到5%,这接近最低标准。2007年10月中旬的一天,黄朝晖对潘某说:“我想买辆车,可是手头有些紧,能不能借我20万元?”潘某说:“我们是朋友,你又帮了我那么大忙,何谈借?黄朝晖说:“还是借好点。”说归说,做归做。在拿到潘某的20万元后,黄朝晖并没有给他打借条。潘某清楚这钱是要不回来了。黄朝晖买了一辆小轿车,又向潘某“借”了3
4、万元,办理车辆入户手续。两人的“合作”渐渐进入蜜月期。2007年11月9日至2008年8月27日,黄朝晖先后7次在天勤公司提交的国内商业发票贴现申请上签字同意贴现,使得天勤公司获得1775万元的贴现金额。2008年1月,天勤公司开展锰矿国际贸易业务,潘某打算开立国际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然而,玉林分行此前给予天勤公司2000万元授信总量的批复中,并没有授予其开立国际信用证业务,潘某又找到黄朝晖帮忙。黄朝晖让下属违规变更原授信批复的审批材料,为天勤公司增加了相关内容,使其可以开立国际信用证业务。自2008年1月至8月,天勤公司先后6次在玉林分行办理了6笔国际信用证业务,合计
5、金额高达1276.4万美元。看到在他的帮助下,天勤公司生意越做越红火,黄朝晖心里不由活动开了。2008年1月,黄朝晖以还债和买车库为由,向潘某“借”款100万元。2008年3月和4月,黄朝晖先后两次共向潘某索要2.3万元。黄朝晖知道,直接与潘某进行资金来往很危险,他向潘某“借”的钱中有120万元,都是叫潘某先把钱打进他朋友刘某的账户里,再由刘某将钱转进他的账户。后来他还是不放心,因为刘某和天勤公司一点业务关系也没有,天勤公司凭什么把钱打到刘某账上去呢?于是,他拿来刘某的身份证,一番操作后,让刘某成为了天勤公司的股东。猫鼠较量2008年9月初,上级银行来玉林分行进行专项检
6、查,发现黄朝晖名下的账户资金交易存在异常情况,涉嫌经济问题。上级银行领导两次找黄朝晖谈话,但他一直坚称自己没问题,于是分行向检察机关报案,9月22日,玉林市人民检察院对黄朝晖立案侦查。办案人员调查后得知,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天勤公司、广西恒源贸易公司(潘某控制的公司)、刘某、黄朝晖的账户之间有100多万元资金的流动,另外,天勤公司还直接转入黄朝晖账户3万yiso在接受调查时,黄朝晖辩解说,这是因为天勤公司和股东刘某之间的资金往来,自己与邻居刘某有过买卖房屋的事情,他与天勤公司之间没有资金往来,更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天勤公司的款项。办案人员调取了天勤公司
7、财会账目核实,又对黄朝晖妻子提供的购房合同进行审查,结果与黄朝晖的辩解相符合。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办案人员认为,玉林分行从发现黄朝晖涉嫌经济问题到向检察机关报案,有一个星期的时间,黄朝晖有可能做了一系列串供活动,把相关破绽修补得滴水不漏。办案人员于是决定把破案方向放在刘某和潘某两人身上。但刘某说的与黄朝晖的辩解居然完全一致。这时,办案人员突然想起,在核查天勤公司账目过程中,与该公司财会人员谈话时,曾问起作为公司“股东”的刘某为人处事如何,财会人员面无表情、简短地说了一句:“不了解。”敏锐的办案人员意识到这不正常。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办案人员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