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

ID:2478633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_第1页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_第2页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_第3页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_第4页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人工湖水景蓝藻的研究论文.freelg/L、氮浓度超过0.3mg/L时,藻类就出现大量繁殖,藻类的繁殖量与外界输入的磷与氮浓度值成正比2。蓝藻、绿藻具有强固氮能力,把大气中的氮转化为能被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硝酸盐,使藻类能够得到充足的氮营养物质。然而控制氮供给源,对富营养化水体来说是极其困难的3。依据水体自净、定期换水、植物修复、投加药剂等方法,水质无法达到地表水质标准。因此,研究蓝藻的暴发原因及治理办法有重要意义。1基本概念1.1水华“水华”(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1.2蓝藻城市水

2、域发生水华现象主要是蓝藻。藻是水中浮游的原始低等植物,水中少量藻类是正常的生态平衡。但是氮、磷等增多会导致水域富营养化,蓝藻会迅速繁殖和蔓延。2蓝藻繁殖的生态特点2.1温度因子蓝藻繁殖对温度敏感,水温17℃以下,不会大量发生,对鱼类构不成危害4。水温上升到28℃,其他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且被鱼类取食,蓝藻易形成优势种群大量暴发。2.2pH值藻类喜偏碱性的水体,pH值高于8,会促进蓝藻的发生,应避免单一使用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质。2.3氮磷比低氮磷比或含磷较高富营养化的水体都会导致蓝藻的大量发生,提高氮磷比可抑制蓝藻的生长。2.4生态关系蓝藻与其他藻类同处一个营养级,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空间资源相似

3、,这就导致藻类之间的生存竞争。3蓝藻的危害3.1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蓝藻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3.2分泌有毒代谢物质蓝藻的大量繁殖,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影响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繁殖周期,引起一些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3.3引起种内竞争蓝藻颗粒被鱼类取食后难以消化,变为优势种群。种间竞争形成的过度繁殖必然带来种内竞争,导致蓝藻大量死亡,使得水体的生产者锐减,造成水体中的溶氧供应不足。同时,蓝藻死亡分解也会消耗大量的溶氧,释放大量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水中生物的死亡。4蓝藻暴发的原因4.1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主

4、要营养物质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的现象。蓝藻暴发性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分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天然富营养化是指湖泊营养物质的天然富集,需要千万年的演化过程。现在蓝藻暴发的原因是人为富营养化造成的。随着我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排入水体的营养物质不断增加,使水体中氨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升高,加重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为蓝藻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5。4.2持续高温的气候条件藻类繁殖与气温、光照和水文气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当水温达到28℃以上时,蓝藻会快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也越长。4.3

5、湖水流动过缓水体流动能够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为微生物生存提供有利条件,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相反,水体流动缓慢,生态条件差,为蓝藻的生长、迅速繁殖提供了条件。5蓝藻治理蓝藻在水体中达到生态平衡时,蓝藻不会大面积地发生。如果富营养化加剧,要科学治理蓝藻,最根本还是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水体污染的治理,包括截断污水、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减少内源性的污染物质和营养、降低营养物质的负荷、控制藻类的异常繁殖、逐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治理蓝藻必须做到综合治理,从中找出刺激蓝藻生长的关键因素,采取科学治理蓝藻的措施,让受污染的水体恢复原貌6-7。5.1第1阶段——化学、物理法杀藻、

6、除藻蓝藻大发生后治理水体,在除藻剂的选择上应从水体和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不能选用金属盐类和有机药剂。5.1.1化学防治。①使用硫酸铜等传统杀藻剂。这种方法有一定生态学风险,直接威胁鱼类和浮游动物的生存。②使用明矾浆。相对快速、安全,但使用量大,通常表层水中的浓度达到20mg/kg以上才有除藻效果,大面积水域施工有一定难度;而且明矾浆除藻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③漂白粉、石灰、聚合铝、铁盐等。使用石灰水的方法会改变水体的pH值,使水质变差;漂白粉、聚合铝作为杀藻的应急处理方法,可临时使用,但只治标,不治本;铁盐会增加水的色度。值得注意的是用化学制剂治理蓝藻,主要是用于蓝藻大面积突然性暴发,这

7、种方法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实际应用中不提倡使用。5.1.2物理防治。①机械捞藻法。在除藻开始阶段,利用人工打捞或机械清除,虽对水面没有二次污染,但在治理效果上不显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景观。②换水法。引进新的水源,会引起污染源的重新污染。这种污染转移的做法,会将污染转嫁给其他地区,造成更多地区水质的恶化。另外,还有疏浚底泥、稀释冲刷、人工循环和消除滞水层等方法。5.2第2阶段——生物抑藻生物性措施是指利用细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