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21272
大小:1.35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1-14
《中医外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外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肿瘤科李志刚科内电话:42900104293059中医外治简介中医外治是以突出“非药物疗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医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中医外治方法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烫熨、艾灸、穴位注射、埋线、拔罐、点穴、泥疗、蜡疗、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中医外治即内治中医外治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中药施于皮肤、腧穴、孔窍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的作用,使失去平衡
2、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内治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治疗范围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外科、康复、皮肤、五官、肛肠等科。肿瘤科。肿瘤科外治项目足浴、穴位注射按摩、放血疗法拔罐、耳穴压豆针灸、穴位贴敷艾灸(举例说明)艾灸简介艾灸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应用广泛、易于接受、简便易
3、行。它使用艾绒、艾条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并有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艾灸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广泛应用于肿瘤内科。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艾灸治疗百病的机理艾灸治疗百病的机理是艾叶具有强烈的芳香药味,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辛温走窜,入十二经络,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体内,起到温经通络,行
4、气活血,祛湿除寒的效果。艾灸抗癌机理艾灸通过提高免疫抗癌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肿瘤患者的抗病、抗癌能力,恢复失衡的机体。研究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艾灸治疗肿瘤的作用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能提高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的抗癌作用。艾灸升高白细胞在肿瘤治疗中,艾灸可以升高白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会出现骨髓抑制,如白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艾灸背俞穴可以提高骨髓气血流量,增加骨髓干细胞活动增殖,快速分化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提高其数量,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目前多家中
5、医院肿瘤科盛行艾灸升白。艾灸背俞穴灸后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案例艾灸减轻化疗反应艾灸可以减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便秘…可增强胃肠蠕动,提高食欲。艾灸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肿瘤患者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抑制肿瘤生长,达到治病、防病、保健之功。艾灸—腹部灸关元穴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
6、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诸虚百损。灸气海穴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气海穴灸神阙穴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化疗后大便不通。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
7、腹痛、化疗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直接灸神阙穴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作用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足三里位置足三里补充胃经气血任何活动后,胃里面都有一种空虚饥饿的感觉,总想吃点东西来补充能量。从中医角度来看,劳累之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耗费大量的元气,必然从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调气以补充,使胃经气血大量损失,脏腑与经络相连,导致胃的气血大量损失,导致
8、脾胃气虚。需要及时补充气血,足三里首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化疗后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也均有防治作用。在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