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06466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百戏之祖”的称号象征着昆曲在拥有三百来个剧种的中华戏曲版图内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其“盟主”之位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独特的文化身份:昆曲几乎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很受文人士大夫们的肯定和推崇。但这背后有一个看上去很怪异的现象: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与伶人们,并没有改善千百年来形成的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作为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他们虽然并没有在现实舞台上消失,但却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了。昆曲演员也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其文化体系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
2、最弱势最低级的一端。演出文化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如演员、剧场、观众、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不过大量的史料又向我们证明:历代统治者对于戏曲演出文化真实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他们既打压又拉拢,既觉得卑俗低下又觉得兴味盎然。尤其到了明清时代,这种矛盾因为戏曲演出文化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格外突出。其实从元杂剧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着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参与戏曲文化的方式。文人解决这个文化史上的矛盾,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包括词和乐)”的价值,并将其拔高,高于整体中其他一切元素之上。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曲的独立化”。到了明清,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受到
3、了国家体制完全不对等的待遇,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待遇:一方面“曲”在被不断地雅化、美化、文人化;另一方面“剧”的内容在进一步丑化、俗化、受打击。打击与丑化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国家威权的大规模删戏、禁戏;二是对艺人活动进行限制管制。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反过来也让我们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昆曲中以演出为主体的“剧”,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个“普及性”的现象,伴随着十八世纪昆曲普及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曲”与“剧”,它们本是同宗同源,却不能同呼吸共命运,一切肇始即是十八世纪昆曲内部的历史性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它们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
4、内,但各自的趋向造成了它们“平行发展”的命运。在各自发展成就的#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掩盖下,造成了昆曲事业整体的下行。进入新世纪,中国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否意味着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的回归已经开始?(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有删改)7.下列对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低级的一端。B.统治者对戏曲演出文化往往取“恩威并施”的矛盾态度。C.演员、观众、剧场、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D.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和伶
5、人们往往是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8.下列关于“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曲”“剧”之间保持一种“间离”。从元代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方式。B.文人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的价值,将“曲”“独立化”,说明“曲”比“剧”更受欢迎。C.到了明清时期,国家威权之下采取的措施及对艺人活动的管制显示出“曲”“剧”完全不同的命运。D.十八世纪昆曲内部开始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曲”“剧”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却各自“平行发展”,不能同呼吸共命运。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观点的一项是A.正因为昆曲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
6、所以昆曲被称为中华戏曲的“盟主”。B.十八世纪昆曲发展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伴随昆曲的普及化进程,“曲”“剧”各自发展而昆曲事业整体下行。C.虽然明清时期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但昆剧却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普及性”的现象。D.中国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说明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已经开始回归。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7.B(答非所问,不是缺失的原因)8.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曲”比“剧”更受文人欢迎的意思)9.C(A项构不成因果,也不是“所有剧种”;B项张冠李戴,“与昆曲普及化进程相伴随”的应该是“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D项涉
7、及到文章最后的观点,但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原文是设问句,并不是反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