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

ID:24253307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_第1页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_第2页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_第3页
资源描述: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简评论文关键词:未来社会;托夫勒;简评  论文摘要:关于社会的未来结构与面貌,众多理论都有所涉及,学者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对《第三次浪潮》进行简评的基础上,将托夫勒关于未来社会的猜想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以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等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对于未来的猜测,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只敢停留于个人臆想的阶段;很少有人能够上升到学术和理论层次的;毕竟未来终究是一个迷,弄得不好也许便会被人鄙之以“空想家”;而能够像托夫勒这样大胆进行系统梳理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未来社

2、会比较系统的理论描述,除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比较具代表性的就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其他的著作虽然对于未来社会亦有所提及,但总体来说,一般都只能算是“浮光掠影”。能够对未来社会做整体全面的描述——即不仅能对未来的文化、生态、经济做某方面的形容描述,而是对于宏观的社会控制、社会秩序、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都能进行清晰梳理的——上述的三位学者尤其具有代表性。  在这三位学者中,马克思和鲍德里亚都有一定绝对的“切入点”。马克思显然是在阶级斗争的思想基础上,主要争对生产领域提出“消灭剥削,工人掌权的理想共产主义”。他主要解决生产问题,而将消费

3、视为由生产决定的相对面——在一定意义上,消费保证劳动力的可持续,从而为生产服务。而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几乎“反其道而行之”。他用批判的笔调,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主导的符号世界。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生产决定一切上层建筑。而在鲍德里亚笔下,消费社会的生产目的在于消费,消费提供了社会控制、社会秩序、决定社会分层;不是生产,而是消费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和鲍德里亚从生产或消费出发,确实都为我们成功勾画了一幅未来社会的图景;但是他们以生产和消费其中一点为核心,未免忽视了另外一点,从而使整个思想体系略微显得有点极端。  相比之下,《第三次浪潮》则显得全面许多,托夫勒是仅

4、仅就未来探讨未来,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批判目的。他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上,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浪潮进行对比。他所描述的未来社会,是一个以非群体化为特征,生产领域和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相互影响的社会。他认为,第二次浪潮的法则是标准化、专业化、集权化、同步化、好大狂等。工业文明对应的是传播领域的群体化,政治领域的集权化,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以及思想领域的直线型时空观、两性分离等。而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成为“产销者”,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能源领域向可再生的生物能源转变,传播领域出现了非群体化倾向,政治领域跨国公司将取代民族国家成为政治的

5、基本单位,家庭将成为电子式的家庭……此外,教育、社会观念、组织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次浪潮首先打破了工业文明的“标准化”法则,这对工业社会显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没有了统一的标准,社会不可避免要走向分化。人们对各式各样标准的选择,决定了传播领域的非群体化、政治领域民族政府的失效、各样的社会组织和社团不断兴起。  如此看来,未来社会是一个“分化”的社会。它既不同于鲍德里亚所说被消费所整合,也不同于马克思所说被一种理想的革命信念所指导。托夫勒关于社会各领域分化的猜想,其实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导致社会分工的加剧,生产协作程度与分工

6、程度也将提高。而既然生产决定一切上层建筑,显然社会其他领域的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升。但二者最大的问题在于,托夫勒并没有提出“相互联系”之类的辩证法哲学,所以他可以在认为未来社会是“分化的”同时,提出生产和消费将合一的看法。这似乎就与马克思矛盾了。马克思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生产分化的界限,可在托夫勒笔下,生产在工业社会分工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倒退和消费合为一体,人们重新“自给自足”。托夫勒给出的理由是:在打破工业社会“专业化”的法则后,鉴于价格昂贵并超过相同时间下的工资收入,对于一些工作人们将以自己动手取代寻找专家。这一点似乎有些令人费解。因为价格问题,可能只是美国通货膨胀

7、的国情决定的,很难说有什么"社会必然性"。虽然托夫勒重新解构了“进步”的含义,但依然很难想象那样一个自给自足的高度现代化社会。而如果这个假设有待商榷的话,则托夫勒关于未来社会的很多其他描述也需要重新探讨。按托夫勒给出的解释,那是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外订内制”取代”“制外销”,但显然那也不是绝对的生产与消费合一。消费者所扮演的"要求者"的角色,离“设计者”和“生产者明显爱你”还有一定的距离。  最后,在托夫勒看来,未来社会的人在打破第二次浪潮的法则之后,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性格。然而这种性格尚没有足够的社会整合机制。按托夫勒所说,社会各个领域将出现“非群体化”。提及

8、这一点,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