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

ID:24100725

大小:8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_第1页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_第2页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_第3页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1、放电间隙与放电管放电间隙:所谓放电间隙是把暴露在空气中的两块相互隔离一空气间隙的金属物作为避雷放电的装置。通常把其中一块金属接在需要防雷的导线上如电源的相线,另一块金属与地线连接。当雷电波来到的时候首先在间隙处击穿,使间隙的空气电离,形成短路,雷电流通过间隙流入大地,而此时间隙两端的电压很低,从而达到保护线路的目的。常用于高压线路的避雷防护中。气体放电管:把一对互相隔开的冷饮电极,封装在玻璃或陶瓷管内,管内再充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如氩气),就构成了一只放电管。优点:具有很强的浪涌吸收能力,即放

2、电能力强、通流量大(可做到100KA以上),很高的绝缘电阻以及很小的寄生电容,漏电流小。对正常工作的设备不会带来任何有害影响。缺点:残压高(2~4KV),反应时间长(>100ns),动作电压精度较低,有工频续流,因此在保护电路中应串联一个熔断器,使得工频续流迅速被切断。注:由于两只放电管分别装在一个回路的两根导线上,有时回不同时放电,使两导线之间出现电位差,为了使两根导线上的放电管能接近统一时间放电,减少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又研制了三级放电管。可以看作是由两只二级放电管合并在一起构成的。三级放电管中间的一级作为公共地线,另两级分

3、别接在回路的两条导线上。符如图2、压敏电阻: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压敏电压时,压敏电阻呈高阻状态,如果并联在电路上,该阀片呈断路状态;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大于压敏电压时,压敏电阻就会击穿,呈现低阻值,甚至接近短路状态。压敏电阻这种被击穿状态是可以恢复的,当高于压敏电压的电压被撤销以后,它又恢复高阻状态。当电离线被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力线上的类电压被钳制在安全范围内。优点:同开关电压范围宽(6——1.5KV),反应速度快(25ns),通流量大(2KA/CM2),无续流。缺点

4、:容易老化,动作几次后,漏电流会增大,从而导致压敏电阻过热,最终导致老化失效。电容较大,许多情况下不在高频率信息传输中使用。该电容又与导线电容构成一个低通。该低通会造成信号的严重衰减。但在频率低于30KHZ时,这种衰减可以忽略。3、抑制式二极管(TVS):有两种形式:一是齐纳型(为单向雪崩击穿),二是双向的硅压敏电阻。性能类似开关二极管等。在规定的反向电压作用下,两端电压大于门限电压时,其工作阻抗能立即降至很低的水平以允许大电流通过,并将两端电压钳制在很低的水平,从而有效地保护末端电子产品中的精密元件避免损坏。双向TVS可在正

5、反两个方向吸收瞬时大脉动功率,并把电压钳制在预定水平。适用于交流电路。优点:动作时间极快,达到微微秒范围。限制电压低,击穿电压低,应用于各种电子领域。缺点:电流负荷量小,电容相当高。实际避雷器生产时,常常利用上述元件互相搭配,取其个元件优点,从而组成不同的电路,更好低保护设备。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电子信息系统所需的浪涌保护系统一般采用两级或三级组成。采用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抑制二极管,并利用各种浪涌抑制器的特点,实现可靠保护。气体放电管一般放在线路输入端作为一级浪涌保护器件,承受大的浪涌电流。属于泄流型器件。二级保护

6、器件采用压敏电阻,可在极短时间内(ns)将浪涌电压限制在较低的水平。对于高度灵敏的电子电路,可采用抑制二极管作为三级保护。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浪涌电压限制在末端电子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内。如图,当雷电等浪涌到来时,抑制二极管首先导通,把瞬间过电压精确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如果浪涌电流较大,则压敏电阻启动并泄放一定的浪涌电流,这时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会有所升高,直至推动前级气体放电管放电,把大电流泄放到地。当三种器件在线路中的距离较远时,导通顺序会从气体放电管开始,依次导通。(见行波理论)图三图二保护设备气体放电管图二中,单纯用气体放电管保

7、护后端的设备会出现下列问题:导通时间过长,残压过大,有可能超过后端设备的耐压水平。放电后,会产生工频续流。为避免上述问题,采用另外一种电路(图三)。为了解决产生工频续流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压敏电阻因漏电流过大而发热自爆或老化,我们在气体放电管上串联一个压敏电阻,这样就可避免产生工频续流,又可以防止压敏电阻因漏电流而自爆、老化。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这样避雷器的动作时间为气体放电管的导通时间和压敏电阻导通时间的总和。假设气体放电管的导通时间为100ns,压敏电阻的导通时间为25ns,则它们总的反应时间为125ns。为了减小反应时间,

8、在电路中并入一个压敏电阻,这样可使总的反应时间为25ns。如图四图四图五如图五:当过电压出现时,抑制二极管作为动作最快的元件首先动作,线路设计为,在抑制二极管可能毁坏之前,放电电流即随着幅值的上升转换到前置的放电路径上,即充气式放电路上。Us+△u≥UgUs:抑制二极管上的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