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沙龙主持稿子

语文沙龙主持稿子

ID:2399186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语文沙龙主持稿子_第1页
语文沙龙主持稿子_第2页
语文沙龙主持稿子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沙龙主持稿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鲍丽斌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沙龙。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看过的小故事。有一次,亚历山大皇帝巡游某地,遇见正躺在桶子里晒太阳的思想家欧根尼。说;“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依然躺着,也自报家门。大帝肃然起敬,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阳光是穿越滚滚红尘的引领者。挡住了阳光也就挡住了思想前行的灵光。当然也就阻挡了思想的锋芒。有人说,思想有三忌:圈养,驯化,复制

2、。圈养是为了祛除野性,溶蚀天性。驯化的目的在于使其循规蹈矩,不擅越雷池一步;复制的结果是千人一面,众人一词,可一不可二,其实,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的所忌讳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联系到我们学校已全面实施的“三段五步”的课改课堂,无论是我们的小组合作,还是自主探究,我想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思想始终运行的既定的轨道上,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就都是按图定制的等待批发的产品。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有个性、有思想的老师往往值得人们敬畏。我想:培养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也应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基于

3、此,在我们语文老师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特邀发言的老师有:熊新秀、王海蓉、王玉清、安艳、陈琴。下面首先有请熊老师谈谈他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做法。感谢熊老师的精彩发言,熊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指导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下面,有请王海蓉老师。敢问是起点,善问是关键,乐问是追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时我们的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不

4、浓,原因可能是学生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是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或者自学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以及激励的措施不够得当等等。王老师用实践告诉我们应如何去解疑。再一次感谢王老师。下面有请王玉清老师谈谈他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尝试。的确,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但我也相信经过我们老师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会养成“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习惯的。学生也就不会去“复制”别人的成果了。下面有请安艳老师。安老师不仅从理论的角度阐述的了质疑的重要,更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质疑。谢谢安老师。相

5、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坐的各位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在请各位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疑惑。(看来各位老师都比较谦虚,那我们就把交流的机会留在今后的工作中吧)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着几位在课堂改革、引导学生质疑等方面大有建树的专家,现在我们有用热烈的掌声有请给我们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谢谢,的经验真的是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真的大有裨益,在此感谢。最后有请讲话,给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作指示。学贵有疑,有疑则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在

6、不久的日子里,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我们毓小的语文课堂正绽放出别样的光辉,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见证!今天的沙龙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在一本杂志上,我看到一位老师这样形容自己“我像一个举着小旗的导游,辛辛苦苦的带着学生穿梭于各个景点,可他们却视而不见眼前的美景;我像一个交响乐的指挥,汗流浃背的领着学生倾听天籁之音,可他们表现不出热烈的回应。”这位老师的困惑我也有过。教师永远不能代替孩子去感受学习的柔媚之光!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质疑与创造的机会,一个自由而广阔的空间,他们的创造力就会爆发,他们的智慧就会燃烧出耀眼的火光

7、,尽情享受探究的快乐,让“三段五步”像华尔兹,像圆舞曲,让孩子享受优美的旋律,踩踏出自由的舞步。多元,多棱,多角度的课堂,会想,会说,会创造的孩子。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质疑大多牵涉词句理解和具体知识,比较零散,很难构成探究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探究的重点是课文理解的重点问题,是那些能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的问题。这时指导学生选择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个人认为可以让她们把各自提出的问题提出来,相互比较,看看什么探究的价值更大。经过多次比较,学生就会逐步提出问题了。下面有请陈琴老师。在这两年的

8、教学中,我有这样的感觉,低年级的小朋友爱质疑,高年级的孩子不爱质疑,习惯享受他人的思想成果。低年级的小朋友时质疑时问题多,高年级的孩子问题少。呈现出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的现象。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问题意思越变越薄呢?又是什么让学生对问题变得无动于衷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