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67364
大小:9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11
《2014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首先提出“六气者从火化”观点的专家A、朱丹溪 B、张元素C、李泉 D、刘完素【参考答案】D【解析】刘完素为火热论代表,提出“六气者从火化”观点。2.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的理论依据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应 D、阴阳消长【参考答案】B【解析】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侮的是A、其气不足,则制己所不胜 B、其气有余
2、,则制己所胜C、其气不足,则制己所胜 D、气有余,则侮所不胜【参考答案】D【解析】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4.“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B、肝的阴血充足 C、肾的精气充盛 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参考答案】C【解析】肾主藏精主生殖;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5.根据《素问调经理论》所述,神不足则A、容
3、易悲伤 B、喜哭不休 C、思虑不详 D、容易恐惧【参考答案】A【解析】《素问调经理论》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6.治疗血虚证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A血能载气 B气能生血 C气能行血 D气能摄血【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补血同时配伍补气药。7.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 D、小肠之分清泌浊【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肺、脾、肾三脏都在津液代谢中都有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肾的蒸腾气化。8.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其中最大的是A、孙络 B、浮络 C、经
4、别 D、别络【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A、传染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10.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A、思虑过度 B、愤思不已 C、恐惧过度 D、悲伤至极【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
5、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11.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腑是A、脾、胃、大肠 B、肺、胃、大肠 C、肝肾、小肠 D、肺肾、小肠【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大肠多见。12.根据《灵枢 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A、腹胀便秘 B、消谷善积 C、头晕头痛 D、霍乱吐泄【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13.热病见寒的治则是A、逆治 B、扶正 C、治标 D、从治【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
6、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热病见假寒,应以寒治寒,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1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A、先安未受邪之地 B、早期诊治 C、扶正祛邪 D、未病先防【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防止传变的方法:1.阻截病传途径2.先安未受邪之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见肝之病,如肝传脾,当先实脾。”15.痰浊内阻证与寒湿内停证均可见到的舌象A、舌苔黄滑 B、舌苔黄腻 C、舌苔薄白 D、舌苔白腻【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痰浊内阻证与寒湿内停证均可见到白腻苔。20.语无伦次,声高
7、有力,伴高热、神志不清,统称为A郑声 B狂言 C独语 D谵语【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谵语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由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证,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21.下列各项中属于膀胱湿热证表现的是A夜尿频多B小便失禁 C尿频急涩痛 D尿后余沥不尽【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蕴结膀胱,以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血虚证表现的是A舌色淡紫、脉迟 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