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37103
大小:123.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促使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的根本原因是 A.新的政治力量出现 B.民族危机不断出现 C.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加深 D.洋务运动的失败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①向西方学习
2、,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4.书评:“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新青年》5.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6.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据不应该
3、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A夷本是对外国人的蔑称,在四五十年代把西方人称为夷是认为西方入侵中国带来了掠夺,到七八十年代称为洋,名称上起了变化,说明中国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7.魏源曾描述某国政治制度“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材料中的“
4、大酋”A.选民直选产生,职位不能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拥有绝对权力,有权解散议会D.代表国家形象,没有实际权力B从魏源的描述,再结合他生活的年代分析判断,该国是美国。美国的总统行使行政权,而且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8.林则徐、魏源首倡的“新思潮”所起的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A.迫使清政府调整政策 B.介绍西方的先进科技 C.启迪人们探索救国道路 D.引导人们了解外部的世界9.有学者认为:“8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
5、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解析:B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0.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
6、指什么?A.西方科学技术B.西方生活习俗C.西方经济制度D.西方教育制度A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11.(08全国文综二)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12.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
7、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A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可以看出体现的是“中体西用”思想。13.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藩中体西用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B洪秀全
8、创立拜上帝教,以此来发动和组织群众斗争,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中体西用,故选B。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洪秀全的所谓耶稣和西方的耶稣是有很大区别的,是中国化或者说洪秀全化的耶稣。14.“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15.(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