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0630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刍议会计计量模式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会计计量模式变革内容摘要: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计量模式也要相应的发生变革。本文拟从会计计量与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概念,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以及构建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的混合模型方面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模式变革 会计计量与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概念 会计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尺度、规则,对会计对象的某些特质用数量进行表示。它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构成。特定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相组合构成特定的会计计量模式,它也是计价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的标准格式。 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美
2、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5号概念结构公告中列举了5种可能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单位是指对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在会计计量过程中,货币一直是通用的标准量度。由于货币购买力不断发生变化,计量单位就存在两种选择:名义货币单位和不变货币单位。 其中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是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任何会计数据都可以通过交易事项的原始凭证进行验证,在物价不变或基本稳定的环境下,该会计模式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靠性的特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活动日益
3、复杂化,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经济形态的需要。 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下,既不考虑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动,也不考虑被计量对象的价格变动。当物价发生显著变动时,该模式无论在计量属性还是计量单位上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反映物价变动的信息。从而导致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失实,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的出现动摇了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衍生金融工具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合约,而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其主要经济业务的履行建立于将来而非过去,并且衍
4、生金融工具合约标的物的价值具有很大风险性。再看人力资源会计,它是计量、核算和报告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过程。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因素很多,单纯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就不可能全面反映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 再者,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面临越来越多的新的经济决策,从而对会计信息产生了许多新的需求。 构建多种会计计量模式混合模型 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要构建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的混合模型。 多种计量属性并存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恰当的,因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客观。同时,同一资产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对已使用的资产其目前价值的计量,现行市价和现行成本
5、(重置成本)计量属性是恰当的(往往要求有市场对应的参照物),它们兼有客观和主观成份。至于是否有必要对资产重估则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因素。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从计量的时间角度看,可以突破到未来,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是可行的。对已使用的资产其目前的价值的计量,即使没有现实市场作参照也可以主观评价。但是,这些计量属性的客观性较差,如果客观性得不到保证,所追求的相关性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多样性和计量的复杂性,多种计量属性的同时并用更符合财务会计的未来实际。至于如何选择计量属性则要视具体主体、具体要素项目具体分析之后才能确定。 多种计量
6、单位并存 会计计量单位不应仅局限于货币计量单位,应实现多元化,既有货币单位,也可以有非货币单位。仅使用货币单位,不可避免地丧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完整性。在新经济时代,会计应当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非货币计量对于企业无法量化的生产要素的衡量有其独特的用途与方法,因而非货币计量单位应成为未来会计的一种重要计量单位。 但是,非货币性计量方法还存在着主观性过强,发展不完善等弱点,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货币性计量方法,他们分别适用于不同计量对象,两者各有所长,应当兼容并处。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单一会计计量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
7、的需要。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概念、打破传统,实现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各得其所的“多极格局”,以为适应整个会计理论、方法的变革和完善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客观世界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参考资料 1.李孝林、孙芳城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肖凯,《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 3.孙雪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 4.巩亦平、李阳,《浅论知识经济下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中国工会财会》,20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