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08872
大小: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5
《论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论文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文化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冯骥才、余秋雨同是浙东人,同为关注文化的作家、学者,同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进行诸多旅欧散文随笔创作,并相继达到各自的文学、文化高度。然而,由于两人人生经历、境遇以及文化意识、审美选择等的不同,他们在选取文化切入点以及进行文化表述时都有很大差异。文章试图从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与文化境界的追求三个维度对其旅欧散文随笔进行解读和比较,期待展示他
2、们旅欧散文、随笔的文化内涵与特质,突出其各自的文化观念与文化启迪作用。 关键词:冯骥才余秋雨旅欧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文化境界 冯骥才生长、居住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余秋雨生于浙江余姚县桥头镇(今属宁波市慈溪市),后居上海。他们同为关注中国文化并热衷于“行走”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同为宁波老乡,同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创作了颇多的旅欧散文和随笔。其中,冯骥才的旅欧散文和随笔主要收在《美人欧罗巴》、《巴黎,艺术至上》、《维也纳情感》等作品集中;余秋雨则随同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创作了《千
3、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其中大半是旅欧散文和随笔。由于人生经历、境遇以及文化意识、审美选择等的不同,他们在各自的旅欧散文、随笔中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和文化境界的追求。比较两人旅欧散文随笔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解读精英知识分子阶层文化血脉中的思维的、精神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上的自我认知与提升。 一、同一文化场中不同的文化视域——寻找“差异”与建构“同一”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 冯骥才和余秋雨在各自著量颇丰的旅欧散文、随笔中都涉及对文明、文化的关切
4、与探寻,释放了各自对文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情怀。他们面对同一个文化场——欧洲,却由于文化切入点的选择以及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视域。 表一冯骥才、余秋雨散文随笔中涉及的主要欧洲国家 首先,由于文化切入点的不同,冯骥才和余秋雨在面对同一个对象物时,常常会有迥异的感受与见解。举例来说。同样身处欧洲的墓园,冯骥才感受到的是美丽、安详的氛围。他在《墓地》中写道:“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
5、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1]在《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则惊叹这座法国的神父公墓俨然就像一座城市,然后又款款写道:“此刻,秋天已经进驻巴黎的拉雪兹来。树木变成了三种颜色。三分之一的树木变成金黄,三分之一的叶子鲜红如火,三分之一的大自然依旧坚守着生命的绿。于是这墓地斑斓的秋色胜过花季的夏天。有的墓地被片片红叶鲜亮地点缀着,有的石棺上松软地覆盖着一大片纯黄的叶片。秋枝疏阔,日光下斜,影布墓地,分外美丽。一座座式样不同的坟墓,一件件题材各异的雕塑,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在光影斑驳中,这艺术化了的墓地便接近
6、了天堂。”[2]他将墓地与休闲游乐的公园、缤纷绚丽的自然景色、清脆和雅的鸟鸣、活人感受到的宁静喜乐以及艺术氛围联系起来,传达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写出了西方人自己的生死观。 余秋雨笔下则不然。他在《墓地荒荒》中看到的是“长长的杂草”,遇到一位埋头读书的青年,奇怪于杂草间停放着的一个婴儿车,继而自问自答:“这是这位男青年的孩子吗?他为什么愿意把小生命停息在这么冷僻而阴森的所在?这不便问,只知道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活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接着又叙述说:“墓园、荒草、婴儿、书籍,再夹杂几声鸟鸣;看
7、书看到一半左右环顾,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从书本滑向石碑,这儿是许多文化灵魂的共同终点。我重新远远地打量了一下那个男青年,心中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感念。是他,消解了这个墓园的荒凉和寂寞。”[3]同样是与墓园相伴自得其乐的活人和鸟鸣,他却使用了“冷僻而阴森”、“荒凉和寂寞”一类的词语,应该注意到这些字眼正是中国人对墓地的概念。可以想见,余秋雨是在用自己的中国思维和理解力去阐释西方,所传达的正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多数中国人身处墓地的感受。 比如面对奥地利的乡村,冯骥才在《别急,哈尔施塔特》一文中盛赞“湖区”特
8、异之美,描写其精神、气质、历史、风俗、生活气息、审美情趣,转述山民“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的独特生活观;余秋雨则以中国的山、水哲学来阐释和同构奥地利山村。再比如面对罗马、威尼斯等城市,冯骥才惯于客观地叙述和感受,寻找异质文化的优长;余秋雨则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兴亡之叹,谈到曾赴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和上海……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总之,冯骥才充分尊重主体个性与差异;余秋雨则善于运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进行同构、联想与包容。 可以说,在某种作用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